全国爱肝日,重视脂肪肝

时间:2021-7-20 9:21:21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5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之为脂肪肝。

造成脂肪肝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近年来有医生建议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改名为“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肥胖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高达60%~90%。在全球范围内,这种脂肪肝约累及1/4的成人。来自上海、北京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成人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10年期间从15%增加到31%以上。

脂肪肝不仅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疾病的高发密切相关,严重影响预期寿命,应该引起重视。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5步!

看一眼脂肪肝的发展过程,你就会知道它的严重性:

第一步:单纯性的脂肪肝

肝脏“长胖”,脂肪把肝细胞都挤到了一边。

第二步:脂肪性肝炎

单纯性脂肪肝继续增加,肝脏就好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呼吸困难,营养也难以送达,肝细胞会变性、坏死,肝脏开始发炎。

第三步: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炎症继续发作,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

第四步:肝硬化

纤维组织增多、变硬,也就到了肝硬化。

第五步:肝癌

肝硬化之后,如果患者还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内分泌紊乱,人体的内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免疫系统监督肿瘤发生的功能下降,不能清除异常的变异细胞,进而癌变。

脂肪肝的分度

通常,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应该不超过5%。

如果超过5%,属于轻度脂肪肝;

如果达到10%,属于中度脂肪肝;

如果超过25%,就属于重度脂肪肝了。

脂肪肝的轻、中、重,是超声的影像检查结果,只能作为医生评估病情的参考之一。要判断肝功能的好坏,还需配合抽血,检查转氨酶、转肽酶等有无异常。

脂肪肝的饮食有讲究

1,注意摄入蛋白蛋白质中许多氨基酸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高蛋白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为脂蛋白,利于顺利运出肝脏。一般蛋白质的摄入每天宜在90-克,每日不宜少于每公斤标准体重1克。

2,控制热能高热能可使脂肪合成增多,加速脂肪肝病变。对于正常体重,轻工作量者为30千卡/公斤;体重超重供给20-25千卡/公斤。

3,吃低糖类食品糖类(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肝内脂肪酸合成,高糖是引起肥胖和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一般糖类摄入至多每日-克。应禁食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含糖多的糕点等食物。

4,限制高脂肪饮食

食入过多的脂肪可使热能增高,不利于病情改善,脂肪限制每日在50克为宜。植物油所含谷固醇、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有较好的驱脂作用。5,补充维生素因为维生素在患肝病时贮存会降低,如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体内缺乏。6,食物纤维摄入饮食不宜过分精细,应粗细粮搭配,多选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以保证足够数量的食物纤维摄入。既可增加维生素、矿物质供给,又有利于代谢废物排出,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有良好作用。7,应戒酒应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有利于减轻症状或恢复功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jbrs/1181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