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们接诊过的病人当中,有很多感染了乙肝多年,没有进行过治疗的患者,有些肝功能正常乙肝DNA病毒量高,也有已经开始向肝硬化发展。在过去检查出乙肝后,听之任之发展的人较多。
一方面是因为治疗效果有限,另一方面昂贵的药物也让患者在治疗的门前望而却步,但现在不一样了,国产的抗病毒药已经很成熟了,不仅价格更低,效果也不输给进口的药物多少。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的主要核心,但是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抗病毒也是讲究时机性的,不是越早抗病毒效果就越好,也有些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是不需要治疗的。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乙肝患者的用药规范,希望能够对于有乙肝和乙肝携带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我们该什么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在临床上是有严格的个体化原则要遵循的,像是特殊人群(患有其他慢性病、儿童、妊娠期的女性、乙肝携带者),哪些可以进行治疗、什么时候治疗、哪些要暂停暂缓抗病毒,都要通过客观的指标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合理规范的用药。
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和B超正常、没有肝炎病理的表现,这个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为时过早,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会产生耐药性等严重的后果,也就是医学界对于乙肝认为的不规范治疗,所以在治疗方面也需要分情况、人群和自身因素,抢先一步治疗是非常不建议的!
乙肝病毒在感染之后,会呈现不同的标志性时期,分别是乙肝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免疫控制期,当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之后,只要免疫力足够的成熟、强大,免疫细胞自身就会消灭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乙肝恢复期,经常发生在20-30岁的成年人身上,乙肝病毒感染的快,免疫清除恢复的也快。
如果是从小就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容易呈现长时间的乙肝慢性携带,然后成为慢性乙肝,此外免疫系统低下,也会在免疫清除期无法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需要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下才能够进入免疫控制期间,也都会发展成为慢性的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