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素胜
中医院病理科
中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癌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胰腺癌学组委员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评议专家病理学专家,在结直肠癌、肝胆肿瘤、胰腺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方面有较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病理诊断、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靶向药物研究。
免疫病理诊断(一)肝细胞癌标志物
1.HepPar1
2.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
3.CD34(肝细胞癌为弥漫型、胆管癌为稀疏型、肝细胞腺瘤为斑片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为条索型等)
4.多克隆性癌胚抗原(pCEA)
5.精氨酸酶-1(arginase-1)
6.热休克蛋白70(HSP70)
7.谷氨酰胺合成酶(GS)
8.甲胎蛋白(AFP)
(二)胆管细胞癌标志物
1.CK19
2.CK7
3.MUC-1
(三)增殖活性标志物
1.Ki-67标记指数:
2.≤5%(低度)
3.5%~10%(中度)
4.10%(高度)
分子病理诊断分子病理诊断主要用于分子分型、分子靶点,以及分子克隆起源的鉴定。
肝细胞肝癌一年内复发风险非常高,鉴定复发结节起源于新发的还是复发的结节,对临床非常重要。若是新发的结节,则需要重新进行手术,预后较好;如是复发的结节,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主要是化疗。
肝内转移(IM)肝内转移的判断标准:肿瘤来自门静脉癌栓;多发卫星结节围绕主瘤生长;临近主瘤的孤立癌灶具有与主瘤相似的组织学表现。
多中心发生肝癌(MO)MO分为同时性MO和异时性MO。
同时性MO
1.在腺瘤样增生或异型增生结节中可见高分化肝细胞癌成分
2.肝癌呈高分化状态
3.高分化肝细胞内含中或低分化癌成分
异时性MO
1.原发肿瘤为中-低分化肝细胞癌,复发肿瘤为高分化肝细胞癌
2.原发肿瘤及复发肿瘤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
3.复发肿瘤呈结节内结节型
4.复发肿瘤周边肝细胞内可见异型增生结节
同时性MO和异时性MO的区分需要进行HCC克隆起源的分子鉴定,方法很多,但结果类似:
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
甲基化特异性PCR(MSP)
比较基因组杂交(CGH)
HBV-DNA整合位点分析
线粒体D环区突变模式
基于X染色体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结果:65-70%复发;30-35%新发肿瘤
病理报告内容病理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大体描述:
组织学类型:比如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
分级(分化):肝细胞肝癌采用四级分法,胆管细胞癌分高中低三级。
MVI分级:MO、M1、M2;肿瘤内、包膜内、近癌旁、远癌旁;每个癌灶例的细胞50个、50个;
卫星灶:数量;近癌旁、远癌旁(分子克隆起源鉴定);
周围肝组织慢性肝病评估
切缘
免疫组化
分子病理:多结节分子克隆鉴定,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下面是一个病理报告模式
病理诊断:(1)(肝右叶)小肝细胞癌,细梁型,Ⅱ级;(2)(肝左叶)小肝细胞癌,假腺管型,Ⅱ级;(3)MVI评级=M1;(4)小结节型肝硬化;(5)癌旁肝组织异型增生灶。
(1)微卫星LOH检测结果显示,本例2个癌结节为多中心来源的双原发性肿瘤;(2)本例为多原发性肝癌,另于癌旁肝硬化组织内发现异型增生灶,提示存在早期癌前病变,请临床注意密切随访。
本文来源于亦邻云学院,由亦邻网(肿瘤评论)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页面上方“肿瘤评论”中科UM-D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