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本病例的临床病史、影像检查和相关问题04解读
1、病灶来源于:A、肝左叶B、胃窦十二指肠C、腹腔内答案:B
2、病变有哪些影像学特点?A、肿物呈分叶状B、可见迂曲血管C、动脉期明显强化D、边缘包膜样延迟强化答案:ABCD
3、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肝细胞肝癌B、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肝腺瘤D、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血管肉瘤答案:D
05诊断术后病理:肿物大小约12×8×6cm,切面灰白灰黄质脆,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累及被膜,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可见脉管瘤栓及坏死形成。免疫组化结果:HMB45(3+),Ki-67(+5%),Melan-A(3+),SMA(灶+)。诊断: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06讨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罕见亚型,主要发生在肾脏,是潜在恶性的间叶源性肿瘤,以增生的上皮为主,发生于肝脏者女性多见,此例为老年男性,更加少见,肿瘤可发生局部侵犯、复发、远处转移,此例病理结果显示浸润性生长。因其组织学成分比例、分布密度不同,影像学表现多样,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困难,MRI表现中,较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少见,此例亦未检出脂肪,文献报道增强扫描通常呈“快进慢出”及“快进快出”增强模式,此例呈“快进快出”模式,可见迂曲血管影。影像学表现诊断困难,需结合免疫组化,其特点是黑色素细胞标记(HMB45、Melan-A)表达阳性,平滑肌源性标记(SMA)部分为阳性,此例符合。
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常有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常升高,肿瘤较大时往往有门脉癌栓,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而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般无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为阴性。(2)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平扫更接近肝实质密度或信号,中心可见星芒状瘢痕,增强扫描瘢痕延迟强化,特异性对比剂普美显有助于诊断,肝胆期FNH摄取呈高或等信号,而Epi-HAML不摄取呈低信号。(3)肝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可伴有出血、囊变及脂肪,较少发生坏死,多有包膜,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与Epi-HAML鉴别困难。(4)其他肝脏富血供病变:肝脏神经内分泌癌、血管肉瘤及富血供转移瘤。
作者简介:赵丽,女,中医院在读硕士,师从赵心明主任。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腹部影像诊断。
版权说明影享国际本病例讨论为影享国际原创,供广大医师学习交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影享国际”。您的分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让影享国际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能为中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尽一份努力。
专为医学影像人订制的权威、专业、开放的全方位学习交流平台
oJi长按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诊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