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该文由兰舟医师原创,一家之言,若有谬误,敬请指正。兰氏医馆呼吁广大朋友传播真实、客观、于人有益的健康信息,建议不要传播夸张、虚假、错误的养生文章,以免以讹传讹,误导身边的亲朋好友。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女性患者携带彩超检查单前来求助的情况。我们发现,女性被查出囊肿、增生、结节、包块的情况特别多,主要分布在乳房、妇科脏器(子宫、附件等)、甲状腺之上,并伴随着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面色晦暗,烦躁易怒或悲观低落等诸多症状,有的育龄女性甚至有不孕的情况。
一旦被查出此类病症,难免会紧张害怕。因为按照民间流传的思维,很容易将这些包块跟“癌症”、“恶性”、“肿瘤”等可怕词汇联系在一起。要么,难辨良性和恶性,或者,即便诊断为良性,又会担心其向恶性发展。所以,怎能不令人忧虑和害怕呢?
写这篇随笔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朋友们一旦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要盲目恐慌,并告诉您怎么处置。同时告诉未患病的女性朋友,怎样来预防,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其实体现了我们祖国医学(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治未病思想,即:未病先防。
首先,包块是怎么发生的呢?
中医将这些包包块块(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统称为“癥瘕”,也有“岩”、“瘤”等许多名称,这是因为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是不同的医学家,对这一类病症的称呼不同而已。中医认为,发生“癥瘕”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外因其次。
恩师谢克庆先生之师,已故著名中医外科学家文琢之先生曾在著作中论述:“此病之主因,是以忧思恚怒七情内伤为主,次由邪毒及山岚瘴毒而发”。什么意思呢?包块、结节发生的主要原因,跟心情、情绪有关。中医在几千年前的典籍《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总结出了著名的“七情学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并详细论述了这些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心理学论文。其次,这一类疾病跟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居住的地理环境,所处的社会环境,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等等。
我们现代人,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变迁大,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重,特别容易产生心理层面的不适,比如郁闷、忧虑、恐慌、烦躁、不安全感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之后而发生的正常心理活动,但是倘若长期、过度处于这样的情绪中,超出一个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必然会反映到身体上,而出现许多疾病。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罹患这一类病症呢?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比男性更佳容易出现肝气郁滞不通,久之郁而成结,再久之结而成块的情况。为何这些包块最容易长在乳房、妇科脏器(子宫、附件等)、甲状腺之上呢?我们翻开《人体经络图》就知道了,足厥阴肝经由足大趾大敦穴出发,循大腿内侧而上,先经小腹两侧,再过人乳,夹咽喉部而上,到达头面。乳房、妇科脏器(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甲状腺都处在足厥阴肝经所过的路径上。而肝是主情志的,一旦长时间心情不佳,情志不顺,则肝气不舒,肝经不畅,久之容易凝结成包块。
另外,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恰当的饮食习惯,不适宜的居住环境,也是重要因素。比如,长期熬夜伤阴耗液;长期不运动导致阳气不振,气血不通;过食辛辣油腻导致痰热内生。这些生活方式短期为之,尚且无大的妨碍,如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日积月累,诸病丛生,贻害无穷。
然后,怎样预防包块发生呢?
知道了包块是怎么发生的,自然就知道怎样来预防,但关键是只知道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去做,即:营造良好的心理状态,践行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简要总结了几点:
一、将情绪调整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不要过激。准许高兴,准许难过,但不要过度。有朋友会问,高兴也不可过度么?当然不可过度!岂不闻“乐极生悲”的说法?《儒林外史》里的小说《范进中举》,并不是吴敬梓胡乱编造的,在现实中本来就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二、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起居有节,适度运动。不要长期熬夜,这样会伤阴耗液,炼液成痰,易生肿瘤;不要长时间蜷缩在沙发上玩手机和电脑,因为这样会导致阳气萎靡,气血不通,经络不畅,一旦气血结聚,最易生长包块;适度运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气血通畅和谐,经络有条不紊,何来包块结聚呢?但要强调“适度”二字,我身边很多长辈,因为以前工作繁忙,荒废了运动,造成了身体素质的下降,退休后时间宽裕,想通过锻炼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比如一跑就是一个小时,至少半小时。殊不知年龄已不同,身体状态已不同,筋骨系统已不同,超出身体负荷的锻炼容易造成腰膝损伤,而且过耗正气,得不偿失。所以在此我想顺便强调一个“运动适度”的养生思想。
三、合理的饮食结构,多样的膳食组合。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食材宜以鲜者为佳,不要过度食用腌熏烤卤(比如香肠、腊肉、烧烤、卤制品),以及发霉变质的食材。这几种食材也被现代科学证明含有较高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等强烈致癌物质。当然,也并不是危言耸听,这几种食物并不是完全不可食用,而是一定要有节制,偶尔食之,并无大妨碍,若长期食用,于身体有害。
那么,包块已经长成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自己触摸到体内有包块,首先要鉴别其性质,不要惊慌失措,因为这一类病症的发生率非常高,不良结果的几率相对来说很低。
良性的包块,即上文我们所说的囊肿、增生、结节等,一般来说,形状都较为规则,与周围的组织比较分明,呈游离的状态,不会粘连不清。恶性肿瘤则不同,一般形状不规则,而且嵌顿在正常组织上,粘连较紧密,不容易分离开。而且恶性肿瘤一般还伴随着其他的局部或者全身症状。
盆腔包块可通过超声(B超或彩超)筛查出来,如果做超声检查的医生怀疑有恶变的可能,会建议采用先进的CT或者磁共振技术做进一步鉴别。针对乳房包块,乳腺钼靶(一种X线摄影技术)对乳腺癌敏感性和筛查率较高,是我们采用较多是检查技术。当然,采用哪一种项目进行检查,最好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善于望闻问切,视触叩听,通过问诊和查体即可获取许多有价值的身体信息,然后灵活选择适宜的检查手段以资参考。忽略望闻问切的基本功法,动辄开具大把检查单,完全依赖于高科技仪器的检查结果,不见得能获取真实可靠的身体情况,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不管是甲状腺结节、乳腺包块,还是自子宫和附件的囊肿增生,在治疗上都应该秉持谨慎的态度和客观的精神。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外科手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但手术应该有严格的指征和全面的利弊权衡,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技术是完美无缺,有利无弊的。和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一样,手术滥用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同样存在。
祖国医学治疗癥瘕积聚(中医术语,即包块、肿瘤等),历史悠久,验方众多,学术丰富,疗效卓著。清代名医程国彭《医学心悟》记载:消瘰丸,此方奇效,治愈者不可胜计,予以刻方普送矣。元参,牡蛎,贝母,各四两,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日二服。
我治疗包块的经验是辩证论治,因人施药。依师爷文琢之先生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遵恩师谢克庆教授所授心法,循软坚散结、行气活血、豁痰解郁的思路,以文老所创特效验方消核汤为主方,辩证加减,灵活施药,在临床上有很好疗效。这个方案适合于一切结聚包块,对乳房纤维瘤、小叶增生、妇科包块、脂肪瘤、甲状腺结节包块、瘰疬、痔疮及痔疮出血、直肠息肉、直肠癌初期均有良效。
总结之,我对癥瘕积聚,囊肿包块,增生结节等疾病的观点是:生活规律,饮食合理,心情舒畅,预防为主;一旦罹患,切勿忧虑,治疗合理,勿太激进。手术虽快,一刀切去,后遗症多,权衡利弊。祖国医学,辩证施治,源远流长,独具优势。
(作者:兰舟医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