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乳腺增生病看看于己百教授的治疗经

时间:2020-12-10 2:47:52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24222.html

于己百教授简介

于己百教授,年4月生,山东人。其父于有五先生为华北国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为施今墨先生的高徒,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于教授家传中医,年又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中医学院工作,历任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院长、甘肃省中医学会理事长,为全国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国家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首届甘肃省名中医。

于教授穷毕生临证所得,创制的胃炎宁胶囊、萎胃宁蜜丸、胃溃宁胶囊、肠炎丸、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促孕散(汤剂)、更年宁(汤剂)、肌瘤宁胶囊、痛风煮散、眩晕宁(汤剂)等,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有重要影响。于教授培养了赵健雄、郭志、张士卿、邓沂、于善哉、李金田等一大批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人才,促进了中医学的代代相传。

病案

张某,女,35岁。年4月18日初诊。

主诉:两乳肿块伴疼痛3年,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两乳肿块伴疼痛3年余。疼痛于月经前尤甚,并有多枚结块,近2月疼痛明显加重,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口苦。既往月经二十七、八日一行,行经两天,量少、色暗、有血块。3年前妇科检查,扪诊及线摄片,诊为双乳腺小叶增生,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乳腺增生3年来无增大也无减小。

刻诊:两乳外上方可触及蚕豆或栗子大小肿块各两枚,表面光滑,质硬,有弹性,边界欠清,活动,触痛;两乳各象限散在颗粒样结节数十枚,质软。挤压乳头无溢液,腋下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涩。

于己百教授这样诊断??

乳癖

证型:气滞血瘀痰凝。中医诊断:乳癖。

西医诊断:乳腺增生病。

那么该如何治疗呢?请继续往下看??

治法:破血化痰散结,兼以疏肝理气。

基本方:桂枝茯苓丸。

处方:桂枝10g,茯苓12g,牡丹皮10g,赤芍12g,桃仁10g,三棱10g,莪术10g,红花10g,鳖甲12g,海藻12g,昆布12g,夏枯草12g,生牡蛎30g,浙贝母15g,郁金12g,瓜蒌12g,路路通10g,漏芦10g,王不留行20g。水煎,分两次服,每日1剂。佩带第三遍药液浸湿之乳罩,一日浸药1次。

喝了中药之后的效果如何呢??

4月28日二诊:服前方10剂后,月经来潮,行经4天,量中等、色红、无血块,胸胁胀痛减轻,两乳胀痛较以往行经期间减轻,月经前肿块增生不明显。上方有效,再服10剂。5月9日三诊:自诉服药后诸症悉平,扪诊两乳肿块缩小,颗粒样结节消失。效不更方,按原方配1料丸药服两个月,缓图其功。

7月11日四诊:患者自诉服药后拍片检查,双乳未见占位性病变。诸症平稳,月经正常。舌红、瘀点消失,扪诊两乳肿块消失而愈。

解析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饮食不节、劳倦思虑上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瘀血、痰浊有形之邪互结,积聚乳络,日久而成包块。故于己百教授强调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要抓住血瘀痰结这一主线。乳腺增生病既属癖积、痞结,因此,对其治疗应以行气破血、化痰散结为主。于己百教授在治疗本病时,也赞赏这一观点,于破血化瘀散结之中,兼以疏肝理气,所以临床疗效卓著。

治法与方剂

乳腺增生病,由血瘀痰凝而成,治宜破血化瘀散结,而于己百教授亦选桂枝茯苓丸加味治之。于己百教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时,除选加三棱、莪术、红花等破血化瘀之品与生牡蛎、鳖甲、夏枯草、海藻、昆布、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品外,又针对本病的病机、病位特点加用香附、郁金疏肝理气,瓜蒌、王不留行、漏芦载药上行、通乳散结。另外,又嘱患者佩带用三遍药液浸湿之乳罩,使药力直达病所,内外合治,增强疗效。

(小编提醒:文中所提及的方药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施治!非医学背景朋友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选自邓沂教授主编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名家学验薪传丛书《于己百医案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微言精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jbrs/1082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