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精选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nbsp

时间:2016-11-19 21:26:40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医途用户:春夏秋冬关键词:肝血管瘤

肝脏多发血管瘤

医途点评

本病例为典型肝脏多发血管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最常见病变。本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多见于30~60岁。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多为体检偶然发现。少数较大血管瘤可压迫邻近脏器产生不适。肝血管瘤多为单发病变,10%为多发。病变大体外观呈紫红色,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切面呈蜂窝状,形似海绵。部分病变可自发破裂引起出血。

肝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依赖于CT和MRI。CT平扫病变呈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略高于囊肿,CT值约30HU,增强扫描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关键。动脉期病变边缘呈斑块状、结节状强化,接近于同层面强化的大血管密度,门脉期及静脉期造影剂逐渐向病变内部填充,最终整个肿瘤内部均匀强化,延迟扫描病变强化程度略有下降,但高于肝实质强化程度。整个对比剂增强过程呈“早出晚归”特征。MRIT2WI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高信号灶,信号强化低于囊肿高于肝细胞癌,呈“灯泡征”。增强扫描亦呈渐进性强化,最终病变相对于周围肝实质呈高信号。若病变内部有坏死及纤维化,则对比剂不能完全填充。

肝血管瘤通过CT和MRI检查比较容易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均匀强化的小血管瘤需要与恶性病变相鉴别。

医途用户:春夏秋冬关键词:肝细胞腺瘤

巨大肝细胞性腺瘤1例。

医途点评

肝细胞腺瘤是起源于肝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本病如血管瘤同样多见于年轻女性。本病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密切相关。通常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多为单发病变,占70-80%。肿瘤体积一般较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圆形及类圆形。多数肿瘤具有完整及不完整包膜。肿瘤血管结构丰富,内有新鲜及陈旧出血区。镜下肿瘤由分化较好的肝细胞和不同数量Kupffer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小叶结构。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部肿块。肿瘤若大量出血,可出现休克。

影像学检查CT平扫肿瘤呈圆形,边界清楚,呈等或略低密度。新鲜出血表现为病变内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表现为肝动脉供血为主的富血供肿瘤强化特点,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延迟期显示病灶呈低或等密度。MRI呈长T1稍长T2信号影,病变若存在出血、坏死、脂肪,则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同CT强化特点,表现为富血供肿瘤的强化方式。

肝细胞腺瘤的诊断依赖于CT及MRI,另外还要紧密结合临床,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服用避孕药病史。对于不典型肝腺瘤则需要进一步同位素扫描或定期随访观察。

医途用户:杏林春关键词:FNH

女性,36岁,典型FNH。

医途点评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是一种肝内少见的良性病变,病因不明。本病女性多见。临床无明显症状,肿物较大可出现腹部包块,部分肿块可破裂出血。病理上,FNH由正常肝细胞、血管、胆管和Kupffer细胞组成,但无正常肝小叶结构。病灶中央为星状纤维瘢痕,向周围形成放射状分隔。肿块无包膜,但病变边界清楚。

FNH也为富血供肿瘤,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静脉期病变呈低密度。中央星状纤维瘢痕组织,临床上也称为瘤巣,动脉期无强化,随着增强时间延长,瘤巣的低密度区逐渐强化呈等或高密度,此征象是FNH的特征性表现。MRI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的肿块,T1WI、T2WI均接近于等信号,中央瘢痕呈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表现为延迟强化。

本病发病率较低,若病变不典型则与肝癌及肝腺瘤难以鉴别。多数FNH边缘无假包膜,增强扫描病变内部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延迟强化为本病特点。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jbrs/164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