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脏MR常用成像序列
1、肝脏磁共振常用成像序列
平扫:
常规采用SE和FSE序列,包括T1WI及T2WI,DWI,必要时可辅以脂肪抑制技术,以进一步排除脂肪组织的干扰。
增强:
包括动脉期、门静脉期。
正常肝脏MRI
左图:T1WI图像,肝实质为中等信号,但高于脾的信号,其中可见流空低信号血管影。
右图:T2WI图像,肝实质为低信号,明显低于脾的信号。
2、肝脏MR的表现
1)如何判断T1WI与T2WI的肝脏肿瘤?
看序列:
T1WI:肝脏呈中等信号,肿瘤呈低信号。
T2WI:肝脏呈低信号,肿瘤呈较高信号。
T1、T2加权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脉冲序列
2)如何判断T1WI与T2WI的消融灶
请记住:
T1WI:肝脏呈中等信号,肿瘤呈低信号,消融灶呈高信号。
T2WI:肝脏呈低信号,肿瘤呈较高信号,消融灶呈低信号。
DWI(突出病灶)
脂肪抑制技术
3、肝脏动态增强MR表现
4、对比增强扫描的意义
①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可发现小病灶或可疑等密度病灶
②了解病灶血供和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组织间关系,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③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冠状位(直观)
二、肝脏MR分段
肝脏的分叶及分段
五叶八段:
1、尾状叶——S1
左外叶上段——S2
2、左外叶
左外叶下段——S3
3、左内叶——S4
右前叶上段——S8
4、右前叶
右前叶下段——S5
右后叶上段——S7
5、右后叶
右后叶下段——S6
MR如何分段?
首先找出肝脏的三大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肝右静脉;找出门静脉及其分叉部位。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上段),S6(右后叶下段)/S7(右后叶上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S7。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一般规律,从MR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右前叶上段),然后是S2(左外叶上段)、S3(左外叶下段)。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右前叶下段),最后的层面一般是肝S6(右后叶下段)。
三、常见肝肿瘤MR的表现
1、肝脏恶性肿瘤:
1)肝细胞肝癌
2)胆管细胞型肝癌
T1WI常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边界不清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缓慢强化
常伴病灶内或周围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3)转移性肝癌
T1/2WI牛眼征和瘤周水肿
增强扫描通常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病灶边缘开始强化
2、肝脏良性肿瘤:
1)肝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
周边环行或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至等/高信号
从病灶中心强化,逐渐向周围扩展
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周边强化,延迟5分钟充填部分或整个病灶(慢进慢出)
2)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绝大多数为富血管病变,中央或周边有一条或数条明显增粗迂曲供血动脉
肿块内看见多条血管,这是由于供血动脉分支似蜘蛛样
结构,由中央向外周辐射状伸入结节内或表面
3)肝囊肿
含液性肿块(囊肿),T1WI表现为极低信号,T2WI表现为极高信号
3、肝脓肿
T1WI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低信号,边缘锐利;脓肿壁信号高于脓腔,低于肝实质
T2WI呈大片高信号,脓肿壁肉芽组织呈相对低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脓肿壁强化
脓腔内常有混合信号
T1WI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低信号,边缘锐利;脓肿壁信号高于脓腔,低于肝实质
T2WI呈大片高信号,脓肿壁肉芽组织呈相对低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脓肿壁强化
脓腔内常有混合信号
放射性粒子在MR中的表现
四、磁共振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小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CT
CT仅动脉期高强化,难以鉴别良恶性
MR显示肝癌特征表现
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
CT:肝右后叶乏血供结节灶
MR对肿瘤血供差异更加敏感
介入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不受碘油的遮盖
五、磁共振检查的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
心脏起博器者
人工心瓣膜术后
体内有铁磁性血管夹(动脉瘤夹)
眼球内有金属异物者
高烧患者(磁共振脉冲也是一种能量,患者体温在检查过程中会升高0.5-1.5℃,避免高烧患者惊厥)
2、相对禁忌证
扫描野内或附近含有铁磁性物质(金属义牙、宫内节育器、金属植入物、术后金属夹等)
幽闭恐惧症患者
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要在医生或家属监护下进行。
烦躁或需抢救,不能静卧30分钟左右者
3、不可带入磁体间的物品
一切铁磁性物品(易伤害患者或设备),如钢笔、铁钉、平台车、止血钳、输液架、发夹等。
电子器械(磁化失效)如银行磁卡、手机、电脑、电子监控与抢救设备等。
早晨为什么声音哑医讯岳阳治疗外阴白斑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