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几乎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问题,但是乳腺增生是否会转变为乳腺癌,医院就诊的患者共同的疑问,而且70%的患者都是在出现乳腺增生症状时前来就诊。乳腺增生就是乳腺癌的前奏吗?从来源上说,乳腺增生与乳腺癌都是乳腺上皮细胞的过快增长。不过乳腺增生是良性的,可控的细胞堆积,而乳腺癌则是恶性的,不受控制的细胞快速生长,而且这些恶性细胞可以进入血液或淋巴液而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很多女性朋友感到乳腺不舒服有疼痛感,甚至摸着感觉有肿块认为这是乳腺增生,其实这种疼痛可能和月经周期有关,属于生理性变化。从专业上讲,乳腺增生是指病理性增生,与月经周期没有密切关系。如果乳腺发生持续的腺体增厚,甚至出现乳头状瘤、囊肿等病理变化,这就是乳腺增生。一般来讲,乳腺增生发展到癌的机率非常低,绝大多数乳腺增生到一定阶段就不再发展了。只有极少数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在内外因作用下,有可能发生癌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乳腺肿瘤二科科副主任刘红教授指出: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这是一种良性的疾病,癌变的机率非常低。但同时又要重视它,因为有个别的不典型增生和癌容易混淆。何时乳腺增生离乳腺癌更近一步病理活检:乳腺非典型增生如果B超和钼靶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可能,则建议活检确定病理性质,如果病理报告是细胞增生,但其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一样(无异型性),这种癌变的风险仅比正常人稍高出30-90%。但如果是非典型增生,即其细胞形态异于正常细胞,癌变的风险则要比正常人高出4-12倍。有乳腺癌家族史要加倍留心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除了病理活检显示为高度增生或非典型增生外,还有其他它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对侧乳癌病史,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有突变等。这些患者要密切观察乳腺的情况,如果活检发现非典型增生,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月经期延长及未生育女性需提高警惕女性月经初潮期较早(12岁以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55岁以后绝经),第一胎生育年龄在35岁以后或从未生育,或生育不哺乳,都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有影响。已经患有乳腺增生应该怎么办?乳腺增生的患者应定期复查乳腺增生患者由于乳房本就存在增厚或结节,单靠患者自己很难判断是否有新发肿物,基于乳腺癌的高发病率,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复诊检查。临床上,医院一直诊断为增生,医院检查就是癌了。这很可能不是增生癌变了,而是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被误诊了。有资料显示,不典型乳腺癌的病人被误诊为增生的比例约为12%—16%。所以,对于乳腺增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它,不用太担心,但还应该定期进行临床检查。低脂饮食、健康生活,避免过多雌激素值得强调的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有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针对已知的乳腺癌高危致病因素,从生活习惯上做一些改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降低患病风险。比如我们可以尽量避免高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改掉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这些都对降低患癌风险有帮助。另外,一些女性为了让身形漂亮,喜欢穿塑身衣,或者戴很紧的胸罩,这对乳腺健康是不利的,过紧的衣着会影响乳腺的淋巴和血液循环。还有些更年期女性,因为更年期症状比较明显,或者是有些年轻女性为了保持青春,会滥用保健品。刘红教授提醒广大女性,不论何种保健品,只要具有美容、丰胸之类保持青春的效果,从科学角度讲,这些保健品里一定或多或少的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是导致乳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峻的发病形式对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尤其是个体化诊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即使是组织形态学相同的肿瘤,其分子遗传学改变不尽一致,从而导致肿瘤治疗和预后的差别。因此,乳腺癌的规范化、个体化诊治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乳腺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涉及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及影像等多个学科,需要各个学科的专家和学者深入交流和密切合作。为此,本周末将召开第四届全国乳腺癌中青年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天津乳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国际论坛,诚邀各位界内人士参加。会议信息如下:
供稿
乳腺肿瘤二科
整理
周小编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北京哪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