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新疗法乳管镜

时间:2019-8-14 18:06:23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乳管镜

近日,我院乳腺科为一名双乳多发囊肿及突发乳房疼痛性包块病人成功开展了乳管镜检查及乳管内灌洗治疗,治疗效果明显,获患者好评,真正改善了以往乳腺疾病检查定位不准确、治疗速度慢的问题。

该患者为女性,45岁,以“突发右乳内侧疼痛性包块1天”为主诉就诊,医生接诊后为其做了详细检查,发现右乳内侧有一大小约3.5×2.5cm的包块,无红肿及发热,边界不清,轻微压痛,挤压乳头发现双乳多孔大量黄色油脂样溢液,彩超检查显示:双乳多发囊肿(每侧大约百余个),右乳内侧包块处可探及局部腺体内一枚1.7×0.56cm大小的的囊性无回声,钼靶未见明显包块影。乳腺科医生给出初步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病,并于当日给予乳管镜检查。发现双乳多支乳导管扩张,乳管内可见大量浆液性及油脂状物填充,经反复冲洗后患者右乳肿块明显缩小,右乳包块内囊腔由术前的1.7×0.56cm缩小为术后的1.02×0.36cm,部分较大囊肿亦有减小,部分较小囊肿已自行吸收消散。

乳腺囊性增生病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常伴有乳房结节或包块。以往的常规检查如红外线扫描、钼靶x线片以及乳管造影等检查很难确定病变性质,鉴别乳腺的典型增生和非典型增生,通常只能手术切除病理切片确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病人选择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但通过乳管镜检查,采用乳管内冲洗灌注治疗,辅以中药理疗,乳痛症状可明显缓解,部分囊肿可自行吸收,结节亦可逐渐减少。另外,在做乳管镜检查时除发现乳管炎外,一小部分患者可见乳管内新生物形成,即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此乳管镜尚可给予精准定位,为患者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我院乳腺科现开展乳腺增生,积乳,乳痛症,哺乳期及非哺乳期乳腺炎,产后开奶,乳汁少(中药塌渍治疗及乳房疏通按摩,理疗),乳头溢液,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并在乳腺炎的综合治疗中,已形成乳房按摩通乳,乳房脓肿穿刺抽吸、封闭灌洗、切开引流等多方位、多策略的治疗方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此外,通过合理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解决了的妈妈们不能哺乳喂奶的后顾之忧。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科室在完成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还开辟了孕妇学校讲座、







































白癜风小偏方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jbrs/961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