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乳此美例MDT会议

时间:2020-8-24 14:12:13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新的学术理念需要传递,诊疗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期待健康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年03月31日,由拓麦平台承办的网络会议乳此美例-MDT云讲堂如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树森教授、医院的林大任教授、广州医院的罗荣城教授和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的陈曦教授4位大咖带领的MDT团队,相继进行病例分享,为您带来最前沿的医疗咨询。

▼免疫单药治疗新进展▼

涂微教授、徐菲教授病例分享

病例一

徐菲教授

案例: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病例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团队,徐菲教授

病例详情

病史介绍

患者,女,45岁。主诉:.5因“左乳肿物1月”就诊。胸部CTcT2n3M1(M1为纵隔淋巴结)。左乳肿物穿刺:浸润性癌,ER-,PR-,HER2-,Ki%+。左颈淋巴结穿刺:癌浸润,ER-,PR-,HER2-,Ki%+。

诊疗经过

患者接受GP化疗6疗程后单药G维持,最佳疗效gPR。PFS12个月。胸部CT.5转卡培他滨单药治疗,PFS5个月。影像学检查

总结观点

01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化ER-,PgR-,HER2-)病理类型多,生物学行为差异大,大部分侵袭性强,易发生转移,化疗仍然是主要的系统性治疗手段,但是易产生化疗耐药性,不同的三阴乳腺癌的基因分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化疗敏感性不同,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群疾病,应分型而治。

02

三阴性乳腺癌(TNBC)选择治疗方案前,应进行基因检测和免疫组化的检测,确定患者属于哪种分型,进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该病例并未进行基因检测和PD-L1检测就选择了治疗方案,原因在于TNBC一线治疗的选择首选双药含铂联合治疗方案(GP)。

03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处理未带来明显总生存率的延长,且该患者不属于立体定向消融等局部处理可延长生存期的病例,所以该患者虽然是超区域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但是也未进行局部治疗。

04

该患者为腋窝淋巴结进展,对患者影响较轻,因此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在于细水长流,因此选择单药卡培他滨化疗。

彭雨教授病例分享

病例二

彭雨教授

案例:复发转移的晚期三阳乳腺癌

讲者:医院林大任教授团队,彭雨教授

病例详情

病史介绍

患者,女性,59岁,已婚,既往无特殊。既往:.7在外院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病理及诊断:肿物大小10.5cm,考虑单纯癌,切缘未见癌残留,LN0/13见癌转移,ER-,PR+,CerbB2+。诊断:左侧乳腺癌术后pT3N0M0luminal型。治疗:CAF2周期,TAM内分泌5年。

疾病进展

CT(.4):右下肺门占位,4.1cm,考虑肺癌伴右肺中叶阻塞性炎症,并双肺、右侧胸膜、右肺门、淋巴结多发转移;多发胸椎及附件、多发肋骨、右侧髂骨、坐骨、耻骨、左侧股骨上段骨质破坏,考虑转移。MR:多发脑转移(患者无脑症状)。ECT:多发骨转移。支纤镜:右侧中间支气管恶性肿瘤。活检病理:符合腺癌。IHC:CK8/18+,CK7+,TTF-1-,CK5/6-,P63-,ER+++,PR+++,HER2+++,Ki67阳性率约30%。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乳腺癌转移。

诊疗经过

.5.2-.8.15TCH6周期(脂质体紫杉醇mg+卡铂mg+曲妥珠单抗mg)。2/4周期复查:PR,6周期复查提示脑、肺肿物进一步缩小。化疗前、2周期后、6周期后脑、肺CT.08-.09诊疗经过全脑放疗前全脑放疗后.3复查CT提示:肺转移灶进展。.8.19.3.14.4.8-.7.28GX(GEM+CAPE)方案6周期。疗效评价:SD。化疗前后肺部CT.8至.12口服依西美坦+曲妥珠单抗。疗效评价:SD。.12.30CT:右肺肺门结节较前明显增大,右侧斜裂及水平裂多发结节增大,双肺多发新发结节。评估:PD。肺穿刺:ER+++,PR++,HER-2+++,KI%+,AR+++,TTF-1-,考虑乳腺癌肺转移。.1至今开始使用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3周期,2周期复查提示肺部肿物缩小。化疗前后肺部CT

诊疗回顾

诊疗回顾

总结观点

01

患者复发转移前未进行抗HER2治疗,复发转移后使用曲妥珠单抗进行抗HER2治疗,效果很好,二线治疗使用吡咯替尼等治疗都是获益的。肿瘤负荷小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肿瘤负荷大可以采用化疗或联合治疗等进行抗HER2治疗。

02

目前患者病情发展较重,早期脑转移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目前由于脑部病灶及全身病灶看放疗可能不起什么作用了,可以考虑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

03

三阳乳腺癌患者选择化疗联合靶向或者内分泌联合靶向,主要基于HER2的基础上,对肿瘤负荷较小,病情发展缓慢,或者身体素质差的患者,可以联合抗使用抗HER2治疗及内分泌联合进行治疗。

病例三

涂微教授

案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

讲者:广州医院罗荣城教授团队,涂微教授

病例详情

病史介绍

患者,女34岁主诉:.04外院行左乳肿物穿刺活检。病史:无特殊既往病史。病理:左乳浸润性癌。免疫组化:ER(中阳,40%),PR(中阳,35%),HER2(FISH阳),Ki-67(70%)。完善检查:T2N1M1(骨)Ⅳ期。

诊疗经过

.04-.10解救治疗,吡柔比星+环磷酰胺ⅹ4周期,评效:SD(好转)。多西他赛ⅹ4周期,评效:SD(好转),TTF共7月。.11-.03双侧卵巢切除+来曲唑,评效:SD。因癌标升高停药。.03.20左乳姑息切除+左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肿物最大径5.3cm,化疗反应Ⅰ级,淋巴结转移癌(4/5),及癌结节多枚。免疫组化:ER(+,30%),PR(-),HER2(阳性),Ki67(30%)。.04-.10托瑞米芬,评效:SD,TTP=7月(肝M)。.11-.08持续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更换联合解救治疗药物。.11-.03紫杉醇,评效:SD,TTP=5月。.04-.05卡培他滨,评效:PD,TTP=2月。.06-.07长春瑞滨,评效:PD,TTP=2月。.08来曲唑治疗1个月,评效:PD,TTP=1月。.08.27就诊我院。右眼视力受损出现肝转移血清学检测:总胆红素96.9umol/L;直接胆红素68.8umol/L;谷丙转氨酶37U/L;谷草转氨酶U/L。.8.30开始靶向HER2联合单药化疗,疗效:耐受。吉西他滨1mg(mg/㎡)d1,8/21天,拉帕替尼mg1/日。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8.28,.12.7,.2.19眼部CT.8.28,.12.6,.2.18肝部CT不良反应可耐受:中性粒细胞减少:1级,腹泻:1级,乏力:1级,皮疹1级。

总结观点

01

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进行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疾病稳定状态及患者情况,以改善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02

该患者手术后,前期化疗未在抗HER2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内分泌治疗,转院后,使用吉西他滨化疗药物进行处治,显示出很好的疗效。

03

乳腺癌的合并症治疗时,如果患者出现内分泌耐药,内脏危象,以及症状很重时,一般选择优先化疗,如果患者内分泌敏感,没有内脏危象,无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一般选择内分泌治疗。

林琳教授病历分享

病例四

林琳教授

案例:复发转移的乳腺癌免疫治疗

讲者: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陈曦教授团队,林琳教授

病例详情

病史介绍

性别:女,51岁。既往史:.11.22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腺增生症伴癌变(髓样癌)及乳腺导管乳头状瘤,未累及乳头,(胸小肌后组)淋巴结0/3、(胸小肌外组)淋巴结0/12;ER(-)、PR(-)、CerbB-2(-)、Ki67(+++),术后行“CEF”辅助化疗六周期。吸烟史、饮酒史:无,肿瘤家族史:无。.02感冒后出现气喘,外院就诊发现胸腔积液。胸腹部CT平扫示:双侧胸腔积液,双肺部分膨胀不全;右肺尖小结节,左肺炎症性病变;左侧乳腺切除术后改变;扫及甲状腺右叶内小结节状低密度影;扫及腹腔积液,腹膜后淋巴结。脑部CT平扫示: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超声示:左侧颈部Ⅳ区淋巴结肿大。胸水细胞学示:胸水见少量腺癌细胞;ER(-)、PR(-)、Ki67(30%)。活检病理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癌,结合病史,考虑乳腺癌转移,Her2(-)、Ki67(80%)。医院会诊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见低分化癌浸润,结合原单位及我科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病史,初步考虑乳腺来源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果做综合诊断。.03.18转诊我院。ECOG:1分,身高:cm,体重:59kg,体表面积:1.64㎡。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一枚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5×1.5cm,质硬,固定,无压痛,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背部右侧可触及一质硬包块,3×3cm,无压痛;腹部稍膨隆,左下腹引流管处可触及一质硬包块,2×2cm,腹部触之韧,无压痛、反跳痛。

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血红蛋白.0g/L、总蛋白54.3g/L、白蛋白24.7g/L。肿瘤标志物:CA12-.0U/ml、CA15-.9U/ml;CEA、CA正常。颈胸腹部CT:纵隔及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大网膜及部分肠系膜增厚伴少量腹水形成;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脑部MR、骨ECT:未见肿瘤转移征象。影像学检查.03.28腹水病理

临床诊断

1、乳腺恶性肿瘤(三阴型;BRCA1/2阴性):术后,六周期辅助化疗后。2、多部位继发恶性肿瘤(淋巴结、胸膜、腹膜)。

诊疗经过

一线治疗:.03.26开始行“卡培他滨mg口服2/日D1-14/Q21d”化疗,一周后患者一般情况有所改善后,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毒副反应:无明显不适,局部治疗:腹水引流、生物制剂灌注、补充白蛋白。一线治疗进展,.04.16返科。查体:左锁骨上淋巴结、背部右侧包块较前相仿;左下腹包块较前增大,约3×3cm,腹部触之韧。血常规、生化:总蛋白54.3g/L、白蛋白33.6g/L。肿瘤标志物:CA12-.0U/ml、CA15-.6U/ml;CEA、CA正常。颈胸腹部CT:纵隔及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较前大致相仿);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大网膜及部分肠系膜增厚伴腹水(较前增多);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二线全身治疗方案:.04.25行“特瑞普利单抗+吉西他滨”治疗一周期。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CTC2级)、恶心(CTC1级)。局部治疗:腹水引流、顺铂腹腔灌注、补充白蛋白。.05.16返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背部右侧包块、左下腹包块较前明显缩小,腹部触之韧。血常规、生化:血红蛋白.0g/L、白蛋白39.0g/L。肿瘤标志物:CA12-.0U/ml、CA15-.2U/ml;CEA、CA正常。.05.19行“特瑞普利单抗+吉西他滨+顺铂”治疗一周期。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CTC2级)、恶心(CTC1级)局部治疗:无。.06.12返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背部右侧包块、左下腹包块较前明显缩小,腹部触之韧血常规、生化:血红蛋白.0g/L、白蛋白47.6g/L。肿瘤标志物:CA12-.0U/ml、CA15-.5U/ml;CEA、CA正常。二周期疗效评价:PR。影像学检查左锁骨上、纵膈淋巴结明显缩小,背部右侧包块、左下腹包块明显缩小,胸腹水减少。.06-08继续行“特瑞普利单抗+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四周期。.09行“特瑞普利单抗+吉西他滨”治疗一周期。副反应:白细胞减少(CTC3级)、血小板减少(CTC1级)、恶心(CTC1级)。疗效评价:PR。肿瘤标记物变化趋势二线治疗进展,.10.14返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背部右侧包块未触及,左下腹包块大小约1×1cm。血常规、生化:血红蛋白.0g/L、白蛋白48.7g/L。肿瘤标志物:CA12-.0U/ml、CA15-.2U/ml;CEA、CA正常。肿瘤标志物变化趋势影像学检查左锁骨上、纵膈淋巴结较前相仿,胸腹水较前增多。三线全身治疗方案:.10-11行“贝伐珠单抗+长春瑞滨+卡铂”治疗二周期。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CTC2级)、疲乏(CTC1级),疗效评价:PD,局部治疗:无。四线全身治疗方案:.12-.01行“安罗替尼+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三周期。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CTC2级)、疲乏(CTC1级),疗效评价:PD。局部治疗:腹水引流。

总结观点

01

该患者显示多种化疗药物抗药性,临床大数据看这类患者的预后差,建议尝试其他化疗药物,如PD-L1等。

02

该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含量显著高于同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提示可能存在第二肿瘤,建议进行基因组测序以及卵巢肿瘤的排查,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tjyy/1005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