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身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当它出现问题,身体的各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做肝脏检查来了解肝脏情况。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检查有B超,而大多数人在进行检查后提示存在疾病就认为需要及时治疗,却不知有些问题并不用过于担心。
肝脏B超检查出哪些疾病后并不一定要治疗?
1、肝囊肿
肝囊肿是指肝脏中存在有液体的肿泡,它需要根据发生的部位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所带来的危险程度也不同。一般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全球的患病率在7%左右,而且95%的人不需要额外治疗。肝囊肿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种,寄生虫性比较危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而后者比较常见,大多跟先天性发育有关,这种情况需要根据肝囊肿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做进一步检查并且治疗。
2、肝血管瘤
血管瘤一般是指血管细胞增生而导致的肿瘤或者血管畸形,一般在皮肤或者软组织内比较常见,而肝血管瘤跟这些血管瘤类似,有可能是肝脏末梢血管出现先天畸形或者是肝脏因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管瘤出现,如果直径小于5厘米并且没有任何症状,不会感觉不适,不需要额外治疗。
3、肝脏内钙化
钙化一般是指局部组织中存在钙沉积或者硬化,如骨骼钙化,动脉斑块硬化等。而肝脏中的钙化大多跟钙没有关系,很多是因为存在肝病在治愈后留下的瘢痕,不需要特别治疗。不过要注意如果做影像学检查,发现多个钙化灶并且集中在一个位置当中,直径超过三厘米需要进一步做CT来诊断。
肝脏B超检查出哪些疾病是不能忽视的?
1、肝脾肿大
肝脏和B站位置相接近,而当它出现细菌感染时会导致脾脏也被炎症感染,这个时候肝脾会出现肿大,在做B超时容易被诊断出来,这种问题是因为存在炎症,导致需要及时治疗,将炎症控制。
2、肝实质增粗
在做B超检查后如果发现肝脏的实质密度以及肝脏组织,细胞和血管都有增粗的现象,大多提示存在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脏肿瘤、急性肝炎等,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并且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肝脏B超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影像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以了解肝脏情况,而且超声波对身体没有伤害,可以将它当作定期检查项目来了解肝脏情况。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