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公布男,62岁,TACE后间断腹

时间:2017-6-5 21:22:32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因“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间断性腹痛1年,加重10余天”于年10月入院。

患者于10余年前发现丙型肝炎病原学阳性,20个月前常规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医院行肝左叶切除术,术中病理显示“原发性肝癌”。术后2个月行第1次TACE,医院行二次预防性TACE。第3次TACE治疗后第2天开始出现腹痛,呈阵发性,上腹部为著,伴后背及前胸部放射痛,口服盐酸布桂嗪(具体用法及用量不详)可缓解疼痛。10余天前患者腹痛症状加重,发作较前频繁,服用盐酸布桂嗪效果欠佳。

入院查体:

慢性肝病容,右上腹可见斜行约15cm手术瘢痕,上腹部压痛,余无特殊。

辅助检查: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

肝功能:ALPU/L,GGTU/L,TBil30.1μmol/L,DBil17.0μmol/L。

血、尿淀粉酶、心电图、骨扫描正常。

肺部多排CT平扫:考虑支气管炎合并少许感染。

肝胆脾胰多排CT平扫+三期增强:结果如图所示。

请大家根据以上信息讨论:1.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2.您会如何安排治疗?(诊断正确或分析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者将酌情给予积分奖励)

答案公布

肝胆脾胰多排CT平扫+三期增强结果显示:

(1)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门静脉高压伴侧枝循环开放,并胃肾分流;

(2)符合肝左叶术后改变;

(3)肝右叶多发异常低密度影,不除外胆汁瘤,周围肝组织异常强化,考虑炎性可能性大,较年8月6日CT片相比病变范围增大;

(4)肝右叶后段结节影,待除外肝硬化结节癌变可能。

临床诊断:胆汁瘤。

经过多学科会诊:患者肝癌复发可能性不大,建议定期复查。考虑患者腹痛为胆汁瘤所致,后转入本院肝胆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引流出深黄色胆汁约ml,胆汁培养未见细菌生长。患者腹痛症状逐渐缓解出院。后定期于本院肝胆外科复诊,目前病情稳定。

讨论

胆汁瘤临床上较少见,因病因不同可分为外伤性、医源性和自发性,其中医源性因素占大部分,主要见于肝穿刺、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微波、射频、TACE、肝移植等治疗后。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逐渐开展,由其引起的胆汁瘤病例也逐年增多。胆汁瘤形成于末次TACE后2-4周。TACE后的胆汁瘤主要是由于多次TACE后导致胆道周围血管丛损伤,胆管内膜细胞缺血坏死,胆汁外渗引起。胆道血供与肝脏不同,前者仅为动脉血供,来自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门静脉不参与供血;后者70%来源于门静脉。因此在TACE中,由于液态栓塞剂(主要为碘化油)在栓塞肿瘤微血管时,不可避免地栓塞了胆道血供,引起相应胆管发生缺血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近端胆管因胆汁淤积、漏出、胆管内压力增高而发生扩张或形成胆汁瘤。TACE后的胆汁瘤形成可以是多发的或反复多次发生的。王茂强等认为胆汁瘤更多发生于肝转移性肿瘤、少血供肿瘤、无肝硬变者使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TACE。由于胆汁瘤的发生与肝胆手术中胆管、血管的损伤有关,亦与胆管供血动脉在行介入栓塞术时被栓塞有关,故在肝胆手术时注意保护肝内胆管、血管,肝癌栓塞时尽可能超选择、适当延长间隔时间、选择适合的化疗药物与碘油乳化,可以减少胆汁瘤的发生。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肝动脉血栓形成,肝动脉狭窄和Roux-en-Y胆肠吻合术是肝移植术后胆汁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TACE后肝小动脉血管的损伤也可促进胆汁瘤的发生。

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感染的存在与否。除上腹部胀痛外多无症状,随着胆汁瘤的增大推挤周围的脏器,可使肝等组织受压移位,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等症状。若压迫肝外胆管造成梗阻,可引起黄疸等症状。如果胆汁瘤出现破裂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如果胆汁瘤合并感染,则可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本例患者于TACE后发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除外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后,考虑不除外胆囊炎所致,给予茴三硫胶囊及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腹痛症状未见缓解,经过多学科会诊,考虑患者腹痛为胆汁瘤所致,经积极引流后,患者腹痛症状逐渐消失。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出现腹痛,需警惕胆汁瘤的发生。

影像学检查是本病主要的诊断手段。彩色超声为形态不规则的不均匀或混合性回声占位。CT为边界清楚的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不规则形囊性低密度灶,造影后病灶内部无强化,边缘轻度强化。经皮肝穿刺胆汁瘤造影则是一个最直接、简单的确诊方法,同时也可以进行治疗。

胆汁瘤的治疗原则通常是需要积极干预。估计引流量ml的胆汁瘤,无残腔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数自行闭合。对于较大的胆汁瘤或临床症状明显的可先给予利胆、保肝、降黄等处理,如胆汁瘤不减小或继续增大,可给予介入处理。而对于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者,文献报道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

(2)胆汁瘤空肠Roux-en-Y吻合术;

(3)肝部分切除,肝内胆肠吻合;

(4)胆管栓塞术;

(5)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胆汁瘤的预防:肝动脉造影显示肿瘤为乏血供时,避免碘油的过度栓塞,防止胆道血供的过度损伤可减少胆汁瘤的发生。美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熊去氧胆酸对肝移植术后胆汁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的保护作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以防止胆汁瘤的发生。

作者:吉医院肝胆胰内科周敬敬王红杰孙颖金清龙温晓玉

摘自: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1卷第8期年8月









































北京最有名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可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yfzl/632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