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体检下来,10个女性8个有乳腺增生。绝大多数女性朋友看到体检报告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心中都会一惊。乳腺增生要不要紧?会变成乳腺癌吗?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为您详细解答一下。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发病率位于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目前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34万人,死亡8万人。因此,乳腺癌的诊治形势依然严峻!
那么,乳腺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目前,乳腺癌大部分病因仍不清楚。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遗传因素是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如果有一个亲属患乳腺癌,那么本人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1倍;如果有两个亲属患乳腺癌,则风险增加4倍。
乳腺癌很少发生在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病年龄高峰在45岁到55岁,且一直延续到70岁。
建议从45岁开始,医院进行乳腺癌筛查,将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的症状表现
乳房里出现无痛性肿块:
95%以上的乳腺癌是不疼的,所以有不少患者认为肿块不疼就没问题,直到过了半年一年肿块长大了才去就诊,延误了治疗。45岁以上女性更应该警惕,医院进一步检查。
其他不正常情况:
比如出现乳头回缩;一侧乳头溢液;反复出现乳头乳晕湿疹;乳房皮肤有凹陷或者水肿;近期两侧乳房不对称,或者胳肢窝处摸到包等情况,医院就诊。
关于乳腺癌的治疗
大多数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早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已超过90%。
乳腺癌的治疗通常不是一刀解决问题,需要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一般在发病的半年内进行综合治疗。此后大部分人需要口服内分泌治疗的药片,进行定期复查,以尽早发现小部分人可能出现的复发和转移。
由于现在乳腺癌发现较早和各种治疗手段的进步,多数的早期乳腺癌已经不必切除乳房。
保乳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具有同样的疗效。只要乳腺癌小于2厘米,患者又有保留乳房的意愿并且术后有条件接受放疗,一般都可以实施保乳手术。
乳腺增生又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是没有关系的,但病理性增生千万不能忽视!
乳腺增生又名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等。通常没有危害,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而是乳腺在性激素周期性变化的作用下,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乳房构造乳房好比是装满了葡萄串的口袋,每一串葡萄与袋口捆扎在一起。乳腺小叶即是一个个的葡萄果,把这些葡萄果连在一起的枝干如同乳管。在生理上,双侧乳房同时受体内激素调节,增生亦可同时发生。当女性准备排卵前,与妊娠有关的器官都开始为即将来临的宝宝做物质准备。开始时机体为宝宝睡眠发育的温床做铺垫,形成厚厚的子宫内膜。宝宝出生后乳房开始扩建,乳房中每个叶腺泡逐渐变大扩张,负责运输的血管也都开放。胀大的乳房在月经前可感到胀痛,并可触摸到一个个结节,这就是胀大的腺叶。宝宝没有来床铺撤了,搬出宫殿,血管收缩,失去营养支持的子宫内膜开始脱落,月经恢复。乳房也恢复到原来大小,乳房中的肿块变软、缩小到摸不到。乳腺增生和乳腺癌
到底有没有关系?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到底有没有关系?”
是很多女性最为关心的问题。
乳腺增生症不能统称为癌前病变。
乳腺增生是乳腺在性激素周期性变化的作用下,
造成乳腺正常结构紊乱。
乳腺增生分为2种,
“生理性”和“病理性”。
1、“生理性”乳腺增生——不用治疗
大多数人都是生理性增生,因此绝大部分乳腺增生跟乳腺癌没有关系。等绝经以后,体内雌激素降低,乳腺组织退化的时候,乳腺增生也会慢慢好转。这部分人往往不用治疗,定期复查观察就行。
2、“病理性”乳腺增生——有癌变倾向
病理性增生则会有癌变的倾向,当出现乳房持续几个月的疼痛,疼痛不会随着月经期结束而缓解,或者摸到乳房有肿块,月经结束之后也没有明显缩小时,医院看看。
总之,大部分乳腺增生都是正常的现象,只有极少部分(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有发展为乳腺癌的风险。
如果自己有乳腺增生怎么办?
首先,要先学会判断自己的乳腺增生是否严重?
1、轻度
乳房疼痛为隐痛,时有时无。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
为单一小肿块,或呈颗粒状而范围小,或呈条索状物但较软,局限于一个象限。
2、中度
乳房疼痛为钝痛并有触痛,胀痛明显,肿块较大,或呈片状、盘状,累及双乳,但范围不超过两个象限。
3、重度
乳房疼痛为坠痛或刺痛,触痛明显,肿块大,多发囊性结节,累及双乳,范围在两个象限以上。
如何预防乳腺增生
1
保持愉快的心情乳房肿块是个受气包,一旦你情绪不好,过度紧张、焦虑都会对内分泌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的发生或加重。2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给身体内的激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在饮食上多摄入维生素、膳食纤维、饮食均衡,切记拒绝雌激素保健品,忌烟忌酒。还要多加运动,保持身体活力。3
穿合适的胸衣胸衣过紧会压迫乳房,造成乳腺阻塞。内衣过松,无法对乳房形成有效的保护,动作过大时对乳腺造成伤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我们是一个注重分享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