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健康科普季来袭#根据肝脏损害程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有些人会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疲劳,有肝区不适。当肝脏疾病进展时,通常表现为脾脏体积增大、蜘蛛痣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黄疸、脂肪痢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或急性肝炎既往史,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其结果可用于测定肝脏所产生的肝酶和其他物质的水平,帮助确定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果检测结果提示患者有肝炎可能性,此时医生通常会为患者安排其它项目指标的检查,能够帮助查明病因,排出其它诱因所致的肝炎。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需要治疗。但如果慢性乙型肝炎开始损伤肝脏,则应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科菲克),该药物耐药性相对较低,通过靶向治疗,可直达用药部位,疗效较好,已被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推荐用药。
多数接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人必须终身治疗,如果擅自停用药物,会提升症状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患者长期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抗病毒治疗,如治疗周期结束,具体是否需停用药物,应在咨询医生后再进行具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