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www.kstejiao.com/m/编者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肝脏脂肪代谢性疾病,已跃居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且发病率逐年提高,呈年轻化趋势,是向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HCC)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健康造成多种危害。由于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危害被严重低估。在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期间,《国际肝病》特邀全国名中医、河南中医院赵文霞教授,围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治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国际肝病》
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现状如何?赵文霞教授: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现状不太乐观,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是发病率高,病程长,经过长时间的慢性炎症,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情况越来越多。第二是医患双方都不够重视,有些患者认为脂肪肝不是病,等到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合并症时才就医,不知道肝硬化是脂肪肝逐渐进展而来的。第三是目前西医没有针对脂肪肝治疗的药物,只能通过控制饮食和体重,甚至吃天然维生素E,或出现转氨酶升高时给予保肝降酶药物;即使用药后短期内转氨酶降到正常,停药后可能很快反跳,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中医药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但目前尚没有专门用于脂肪肝的药物。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于年发布的最新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诊疗指南》提出,在科学饮食和运动指导的原则下,辨证施治,根据现代临床研究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选择合适的中药方,纳入说明书明确标注适应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的中成药,配合穴位埋线中医外治方法。《国际肝病》
您提出了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四辨”论治观念,具体如何理解和落实?赵文霞教授:“四辨”是指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时要辨病因、辨病位、辨病类、辨证型。中医在强调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强调了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每位患者都可以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一辨病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从病因角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规律、偏食、嗜膏粱厚味、饮食不节、饮食时间不当等因素有关。以饮食时间为例,有人食量并不很大,但因为工作生活习惯,晚上睡觉前还要大吃一顿,从而年纪轻轻就得了脂肪肝。中医强调过午不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的“午”不是指中午,而是午后,也就是在傍晚5点以后,提倡晚上要少吃,要早吃。另一方面,膳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再者,运动过少,办公室长期久坐不动的白领,脂肪肝发病率也很高。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有关。二辨分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临床常见前两种。单纯性脂肪肝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减轻体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就要进行药物干预。三辨分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有关,包括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引起的脂肪肝。女性绝经期也可能会得脂肪肝,此外,老年、儿童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乙肝合并的脂肪肝,因为病因、病机的不同,在辨证治疗上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四辨分型。在辨证论治方面,中医一般根据主要症状,包括舌苔、脉象等来进行辨别。很多患者没有特别的症状,但往往忽视了一些信号,如右胁胀满、肝区不适、口苦、腹胀、大便溏、倦怠乏力等,中医会根据上述表现结合舌象来辨别。一般分为肝郁脾虚、水湿困阻、肝胆湿热、痰瘀互结、痰湿瘀阻5个证型。病程较长的患者,也会有脾虚和肝肾阴亏,现在比较少见。根据不同的病因、分期、病位来进行辨证论治。具体落实方面,写诊断的时候要写清哪一个证型,哪一个病因,哪一个阶段,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把“四辨”理念融为一体进行处方用药。对于脂肪性肝炎要分清具体病因,所以处方用药时会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肥胖者出现腹泻和倦怠乏力,属于脾虚湿盛,湿邪过重,多用化痰、利湿、健脾的药物;高脂血症患者出现痰浊阻滞,往往血液黏度较高,要用利湿化痰的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属于阴虚内燥型,往往有阴虚燥热的表现,要用清热的药物。治疗可选用中成药、医院制剂等,配合穴位埋线、针灸刮痧等中医外治方法。《国际肝病》
您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脂肪性肝病有何优势?赵文霞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脂肪性肝病主要具有两大优势。第一,借助西医检查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因和分型,对于疗效判定也有“金标准”,所以,结合西医的检查指标,可以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说清楚。第二,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求因,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