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化料,万年金瘤疤。
佛云:万物皆有灵。世人望瘤皆叹息,渡劫病变已成金,有灵皆可修,无分你我他,树木尚苦修,修乎?
所谓逆境成材,逆境出英雄。这种瘿瘤木料一般生存环境都比较恶劣。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取悦于人的正是这些病态的特征。正如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所讲,中国人的审美有四个层次,其中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层次的审美——“病态美”。
瘿瘤的“病态美”本身就是顽强生命力的承载者,那些老料、陈化料虽然已经被风化,却依旧保持着坚毅的姿态,如舍利般展现着生命的精髓。而同样有着独特气味的沉香,则也是在受伤中自愈,在自愈中沉淀下最精髓的气息,直至蔓延。这种近乎艺术的“病态”,又让人如何能够拒绝?
瘿木亦称影木,“影木”之名系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瘿木不是某种树木的代名词,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它是树根部的结瘤或树干上的疤结。结疤也称为“瘿结”,生在树腰或树根处,是树木病态增生或外力损伤的结果。
将瘿木剖开后,会因树种质地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花纹样式,如葡萄纹、山水纹、芝麻纹、虎皮纹、兔面纹等。由于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受到人们所喜爱,成为红木家具制作装饰中首选的材料。
树瘤又称瘿木(影子木),瘿木非指某一树种,中国古代称树因病而生成的树瘤为瘿,是一种愈伤组织,是树木受伤后细胞无性繁殖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
白癜风治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