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有哪些表现?
(1)肿块
乳房肿块是很多乳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约有90%的患者是因为发现乳房肿块而就诊的并被诊断为乳腺癌的,而且大多数是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时)发现的。相比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良性疾病的肿块,乳腺癌的肿块多表现为无痛性、单侧、单发并呈进行性增大,偶尔也表现为多发肿块。在形态上,一般为偏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肿块。如果以乳头为中心画“十”字,将乳房分为外上、外下、内上、内下和中央区5个象限的话,乳腺癌的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另外,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的肿块也提示是乳腺癌。当然,早期较小的肿块也可以不出现上述特点,同时也有少数患者因为肿块向周围浸润的程度较轻,呈现膨胀性生长,表面较光滑、活动度较好、边界较清时,较难与良性肿瘤相区分。例如,髓样癌和黏液腺癌,在病灶较小时往往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存在一个假性“包膜”,体检时肿块活动度非常大,常被误认为良性肿块。
(2)皮肤改变
乳腺癌也可以引起乳房皮肤的多种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酒窝征”、“橘皮样变”,以及皮肤浅静脉怒张。顾名思义,“酒窝征”就是乳房皮肤出现如同“酒窝”一样的变化。乳腺组织的表面及其深面包裹着一层既薄又白的包膜,它们通过许多短小的韧带使乳房组织悬挂在胸壁上,我们把这些韧带称为“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当肿瘤侵犯到这些韧带时,就可以使这种韧带变短,牵拉乳房皮肤形成凹陷,出现所谓的“酒窝征”。同时,乳房的皮肤下有很多淋巴管,随着乳腺癌的发展,癌细胞可以阻塞这些淋巴管,使得淋巴管内的回流受阻,就如同水管被堵塞一样,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使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就形成我们日常见到的橘皮外观,因此被称作“橘皮样变”。此外,部分肿瘤生长较快,膨胀的瘤体使肿瘤表面皮肤变得菲薄,而皮肤下面较浅的静脉血管因回流受阻出现怒张。进一步发展可致局部皮肤破溃,若合并细菌感染时,常伴有恶臭,并容易出血。当癌细胞继续浸润,并侵至皮内生长时,可在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称为“皮肤卫星结节”。这些皮肤的改变,临床上往往提示乳腺癌,需要引起患者以及临床医师的重视。
(3)乳头乳晕改变
邻近乳头、乳晕或侵犯到乳头和乳晕下区的乳腺癌病灶常侵犯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而使其缩短,牵拉乳头,患者可出现乳头偏向、回缩甚至凹陷,双侧乳头出现不对称现象。这种改变可以出现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也可以出现在晚期阶段,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当肿瘤位于乳头下方或者靠近乳头处时,早期即可出现乳头的改变;但若肿瘤位于乳房的深部或者距离乳头较远的部位时,出现这些症状的时间通常较晚。另外,某些良性乳腺疾病累及乳头乳晕时,也可使乳头回缩凹陷。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常表现为乳头瘙痒、烧灼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变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有时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患者很容易误认为是湿疹,而延误治疗。
(4)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10%的妇女在常规健康检查时可以发现有乳头溢液。出现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如妊娠中晚期,有些孕妇可以从双乳挤出少量清淡的初乳或血性溢液;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紊乱部分女性会分泌少量乳汁。另外,乳头溢液的性状也有不同,可有乳汁样溢液、脓性溢液、淡黄色溢液、血性溢液等。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的患者,属于乳腺癌的比例大约为5%,且多见于导管内癌、乳头状癌等。乳腺癌患者的乳头溢液性质可呈血性、浆液性或水样,但以血性溢液多见;但并非出现血性溢液就一定是乳腺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性溢液发生在绝经后的妇女,或伴有乳晕旁质硬的肿块,则需警惕乳腺癌的可能。
对于乳头溢液患者,伴发下列因素有可能提示是乳腺癌,需要进一步检查:年龄40岁以上,特别是59岁以上;血性乳头溢液;单侧或单一导管溢液;患者有症状或可触及肿块。
(5)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大部分的淋巴回流至腋窝淋巴结,乳腺癌沿淋巴管转移可以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少见,一般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的肿大,最初是无痛、质硬的肿块,数目较少,可被推动;随着疾病的进展,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可增多并相互融合成团,并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不易被推动。但在乳腺癌诊断之前,我们需排除淋巴瘤、局部脂肪肉瘤等原发恶性肿瘤以及上肢、肩背、胸部、甲状腺、消化系统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所致。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接受必要的系统检查,明确具体疾病的性质,进行有效的治疗。
(6)晚期乳腺癌的表现
晚期乳腺癌可发生对侧腋窝,对侧锁骨上、下以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也可发生肺、肝、骨、脑等器官的转移。乳腺癌发生肺转移时,可出现胸痛、胸腔积液、干咳、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骨盆、肋骨、椎骨、股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发生骨转移时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有时仅表现为轻微的疼痛,晚期可产生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晚期乳腺癌出现疼痛症状,常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所致。
乳腺交流学习班(年前最后一期,下期将恢复原价)
乳腺疾病的日趋发展,现今的乳腺疾病已经没有了年龄阶段,女性中70%-80%都有乳腺增生,25-45岁最多。绝经后妇女即50岁至70岁的女性患乳腺增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最为威胁女性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其死亡率排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据国际癌症学会、国际乳腺癌联合体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女性人口中,每八位中就有一位遭受乳腺癌的威胁,平均每两分半钟即有一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
中医治病,辨证施治,中医是博大与维妙的,每种疾病在我们身上是具有它的特效部位或是相对应穴位。我在临床中运用乳腺疾病也是相得益彰。然而,疾病是有发展过程由轻、中、重度之分。乳腺疾病的发展:轻者表现经前期乳房胀痛——进一步发展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房纤维瘤——严重乳腺癌。《内经》中已有记载,乳腺与肝、肾、脾胃经和奇经八脉的冲、任脉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乳腺疾病的发展更是肝、脾胃、肾······等脏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任何疾病均需辩证施治,比如子宫肌瘤,它的根本原因与子宫寒凝血瘀有关。我们常把它比做湿木头上长木耳,把木耳摘掉后,它还会再长,长木耳的根本原因是木头的潮湿造成的。子宫肌瘤也是一样,有效方法不是切除,而在于身体根本原因造成的宫寒。本次学习是以乳腺调理为主题的女性乳腺的调理,“调理为主,兼症去除”的调理方案,理论与实操的相结合,采用脾胃一元论的辩证思维,以简单的中医思维方式,概述复杂的病例辩证,给你一个更清晰的调理思路。让女性乳腺达到预防、调理、祛病。
附:脐灸在解决乳腺问题的应用,脐中为“神阙穴”,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的穴位,此处没有脂肪组织,血管丰富。灸脐可以调理包括乳腺增生及多种疾病,我的一位老师是国内最早从事脐灸临床与研究的教授之一,早在90年代,他就撰文对脐灸的研究与临床运用,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临床,他发现灸后必可少辅穴,是引动气机的关键,此内容也是脐灸比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由于每天要正常临床工作,接待患者,时间也很紧张,举办这个学习班的目的就是因为深感现代女性受乳腺疾病的困扰和折磨,自己身为女性,目睹乳腺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以及给家庭带来痛苦。内心伤感不已,所以我下定决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倍受乳腺疾病困扰的女性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近期不断的接到众多朋友的咨询,因为子宫肌瘤切除后,经常会突然发现乳房出现不明原因的硬块,经过诊断为“乳腺纤维瘤”。乳腺疾病是与子宫、卵巢相伴行的,我一直强调子宫和乳腺是连体婴儿,一个有问题必定累及另一个。在此希望各位朋友(男士、女士)为以重视,及早选择正确的方法与预防治疗。
适应人群?
1、中医养生馆,美容院,中医推拿师、育婴师,月嫂,小儿推拿师
(小儿推拿调理师,婴幼儿期孩子体质稚嫩,最易生病,可孩子的后天营养的来源是母亲乳房变现的乳汁,母安乳房健康,孩子才能更健康。)
2、中医爱好者,家庭妇女及各位女士
(45~65是中老年妇女乳腺癌的高发区人群;25~40岁的乳腺疾病困扰的职业女性;哺乳期的妈妈,乳房健康才能给孩子更健康的身体)
学习内容
一、解读乳腺疾病给人带来的危害
二、乳腺的外观认识和内部结构
三、乳腺结构的功能作用
四、乳腺的有关经络有哪些?起着怎样的作用?
五、乳腺问题的病因
六、乳腺问题与性格
七、乳腺问题与情绪关系
八、乳腺问题与生活环境和饮食关系;
九、肝经与胃经是调理乳腺问题不可忽视的内容;
十、乳腺与子宫的关系在乳腺问题上的应用;
十一、乳腺疾病与脏腑的辩证,脾胃一元论的思维
十二、乳腺疾病的正确检测方法(自我检测方法)
十三、乳腺疾病的分型
十四、乳腺保健调理方案
十五、乳腺调理方案
1、疏通疗法
2、经络疗法
3、乳腺全息调理法
4、乳腺增生针灸快速见效法
5、开四关在调理乳腺疾患上的运用
6、五脏以通为用,扶正、补虚疗法?
学习报名方式:以前原元的乳腺学习交流班,最后一期只需场地费元。下期将恢复原价
时间:年1月14号-1月16号
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联系人:崔老师
个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