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慢性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

时间:2017-5-4 2:00:47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慢性白血病是肿瘤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造血干细胞产生了ph染色体异常克隆引起的恶性增生性疾病,骨髓中无限制地产生大量幼稚血细胞,尤其是粒系细胞,外周血中积聚着大量幼稚和成熟的粒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是累及小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全身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在骨髓、脾、肝、全身浅表和深部淋巴结,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壁均有大量淋巴细胞积聚。我国以慢粒多见,常发生于中年人,目前此病有上升趋势。慢淋主要发病于老年人,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

慢粒、慢淋起病比较缓慢,部分早期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因其他无关疾病或偶然验血时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常规检查不正常而作进一步检查诊断时发现本病。多数患者的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体重减轻、面色苍白等症状。慢粒患者可有脾脏肿大、压迫,感觉上腹部沉重,食后饱胀、胃纳减退。而慢性淋患者可偶然发现淋巴结肿大,而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

慢粒患者淋巴结一般不肿大,体检时脾脏肿大明显,往往初诊时即可在脾脏下缘数厘米或平脐处扪及肿大的脾脏,质坚而无明显压痛,晚期慢粒患者脾脏肿大越发明显,可达脐下或越过腹中线。此外,可见胸骨体下端有明显压痛。

慢淋患者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常在颈部先发,体检时,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亦常肿大。早期大多数为中等度肿大,晚期可以很大,无痛感,可移动,且一皮肤周围组织不粘连。慢淋患者的肝脏肿大和脾脏肿大不如慢粒患者明显,巨脾少见。贫血可逐渐加重,可有结节性或弥漫性皮肤浸润。

慢性白血病晚期,慢粒和慢淋患者均可由于免疫功能下降,频发感染,出血也常发生。

慢性白血病属于中医“虚劳”、“血证”、“积聚”等病范畴。病因病机为七情劳倦、脏腑失和、正气内伤、邪毒入侵骨髓,是因“瘀”、“毒”、“痰”内结骨髓,久则致“虚”,虚主要为气血亏耗、精血虚损,而成虚实兼夹之证,以邪毒为标,本虚为实。

临床治疗白血病,多以化疗为主。但化疗药物副作用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大,往往经过多次化疗后,在本虚基础上,加重了体虚,致邪正同虚,病情反复。

慢性白血病本质是骨髓中幼稚白细胞的生长异常,是一种骨髓病,而骨髓在中医属肾的范畴,《内经》记载“肾主骨生髓”。肾亏则骨髓空虚,正常的精血不得而生,且易致邪毒恋髓,病程日久,毒邪未去,正气日衰,而成毒入骨髓,正不胜邪,虚实共存之病机。治疗宜用熟附片、肉桂、玄参、麦冬、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补骨脂等补肾之阴精与温煦肾之元阳,酌配枸杞子、五味子;以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薏苡仁、鸡内金健脾开胃,以益后天之本,因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通过以上的脾肾双补方可补正虚以祛邪毒。同时,鳖甲、龟板、龙骨、牡蛎有软坚散结之功,有助于脾脏肿大的缓解和消散。本病治疗过程中,若白细胞低,可考虑加肉桂、附子;红细胞计数偏低加女贞子、旱莲草、当归、阿胶、鹿胶、龟胶;血小板计数低加白术、黄芪等;发热者加白花蛇草、半枝莲;出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地榆等。

本病在对于先天之本肾虚的补益中,应特别注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之不同病情轻重而区别用药,切记不能补肾之品的盲目堆切,这样不但不能达到补肾填精的目的,用药不当,尚可致不当补肾引起阴血更耗。目前市面治疗血液病的诸多中成药,成分固定,多有温燥耗血之品,若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常易致温燥伤及阴血,于病不仅无效,反增不良反应,影响对疾病的及时、正确治疗。

本病的治疗,扶正是治疗白血病的基础大法,只有本虚的改善,才可谈及正盛祛邪。固护本虚、辨证补益,既改善先天之本肾,又充实后天之本脾,是一切治疗的基础。临床治疗中发现,通过辨证施治,给予健脾益肾、滋阴降火、软肾散结治疗,对于久病患者,或者化疗患者,确能改善慢性白血病的某些异常指标,也提高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点击标题“成都中医附院血液科”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ystl/6200.html
热点排行
肝增生结节的危害有多

肝增生性结节的危害有多大?有多少肝增生性结节患者是在不经意间就要已经患上……【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中肝增生结节的中医诊

中肝增生性结节的中医诊断:中医认为患有肝增生性结节的患者的身……【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肝增生结节的危害有多

肝增生性结节的危害有多大?有多少肝增生性结节患者是在不经意间……【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