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时间:2017-9-21 12:41:36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发生在肝脏的血管瘤较其他脏器多见。本病是一种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在0.35%-2%之间。有人认为,发生在肝脏中的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肿瘤较小,大部分患者不引起症状。

一、肝脏毛细血管瘤

常较小,直径一般在1-3cm,为肝内的毛细血管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单发的多见,也可为多发。

二、声像图表现:

1、肝脏的外形、轮廓多无变化,只有当病变较大,并位于近肝脏表面处,轮廓可稍有突起。

2、大部分病变区境界清晰,回声较高而分布尚较均匀;少数病变区回声低于肝组织回声,仅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回声较高而明显的线状境界。

3、病变区内部均可观察到细小如大头针状圆形或管状无回声区,形成筛状结构;并可观察到有些肝组织内的小血管直接通入病变内部,使病变区边缘出现凹陷性缺损。

4、病变可为单个或多个,常位于靠近肝脏边缘或肝表面处、临近肝内较大血管或与肝内血管有密切关系。

5、病变远侧回声多无明显变化。

6、随访观察,短期内病变区多无明显增大现象。

7、彩色多普勒检查:大多数较小肝血管瘤内血流难以显示,少数

病例可见病变内及病变周围有相连的细小静脉血流,血流分布可以稀少或较密,对低回声型血管瘤的诊断极有帮助。

二、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本病多为单发性,一般生长缓慢。大的血管瘤可出现上腹肿块,,肝肿大,肿块有的可压缩,有的硬而有结节感,。切面上肿瘤呈紫颜色,系由多数囊状或筛状间隙所组成,间隔厚薄不一,囊腔内充满血液,形成的血栓及间隔可发生钙化。

三、声像图表现:

1、肝脏有局限性增大、增厚、轮廓不规则。

2、病变区范围常较大,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有的可不清晰。

3、病变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呈条索状或蜂窝状,并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其内侧壁多较整齐。如有钙化灶存在,可出现小区强回声并伴声影。

4、如病变部位位于肋缘下或剑突下时,稍加重探头压力,常可观察到病变区前后径缩小,内部无回声区亦同时有缩小征象,去除压力后,仍恢复至原来图像。

5、后方回声不增强。

6、彩色多普勒检查:病变区常可显示较多的条状、点状静脉血流,有的血流与周围肝组织血流相通,如检出病变内有小区窦状静脉血流时,诊断更可确定。

临床意义

肝血管瘤,尤其是毛细血管瘤,较为多见,经全面仔细多方位的超声显像,常可发现肝内局灶性回声增强区,一般声像图表现均较典型,诊断较易。在健康检查或肿瘤普查中应用超声检查,往往在不少无症状健康人中查出肝脏血管瘤。过去有人认为,肝脏毛细血管瘤常不易与小肝癌鉴别,但仔细观察两者的图像表现是不相似的,肝血管瘤有小血管自肝组织进入病变内,因而在切面声像图上呈筛状无回声区,轮廓凹陷不整齐。而小肝癌大多呈低回声区,分布较均匀,轮廓常较清晰,有时并可见到包膜回声,内部无筛状结构,常可探测到高速动脉血流。但无明显血窦的,不规则形态的血管瘤,有时与恶性肿瘤在声像图上较难区别。除结合AFP、核素血池扫描、CT检查以助鉴别外,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以获确诊.

目前的肝血管瘤检查手段由于临床上大多肝血管瘤患者瘤体较小,且多无症状,所以诊断并非容易,往往要结合一些有关检查方能确诊。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有:超声波检查(包括A型超声和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肝动脉造影、动态CT、磁共振(rim)。

肝血管瘤超声诊断表现显示肝内均质、强回声病变,边界大多清楚,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肝血管瘤B超检查有以下特征:B超对肝内血管瘤病的诊断具有简便易行、敏感性较高的优点,临床上肝血管瘤往往由B超首先发现,甚至可检出1ClII以下的小血管瘤。所以B超应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肿瘤的图像常见有高回声型、低回声型和二者混合型。高回声型血管瘤B超的诊断符合率可高达90%,但低回声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总的来说,B超诊断符合率可达到54.5%一91.9%。血管瘤典型超声表现为均质,强回声,边缘清楚及后壁声影增强的肝内占位,中心可出现小的低回声区。65%一75%的血管瘤呈现上述典型表现,其余病灶呈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高回声也非血管瘤的特异征像,同样见于少数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转移灶、腺瘤、灶性结节性增生等病灶。总之,B超检查血管瘤有一定的局限性,易误诊,诊断的符合性较差,需借助其他的检查手段。

肝血管瘤超声诊断的局限性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都是血管较为丰富的占位病变,在超声多普勒和CT增强条件下,都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显示,但一般血管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既往没有慢性肝病病史,临床上也没有乏力、纳差、腹胀等表现,体征上不会出现肝掌、蜘蛛痣、黄疸、双下肢水肿等,影像学可以追踪观察肝血管瘤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应当指出,超声诊断也有它的限制。由于超声的物理性质,使超声对骨骼、肺和胃肠的检查受到限制。声像图表现所反映的是器官和组织声阻抗差的改变,缺少特异性,因之对于病变的性质的判断,需综合分析,并与其他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相结合才可靠。病变过小,直径在0.5cm左右,或声阻抗差不大,不引起反射,则难于由声像图上显示出来。此外,超声设备的性能、检查人员的技术与经验也均影响诊断的结果。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庢棭鏈熷彲浠ユ不鎰堝悧
鍖椾含涓撶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tjyy/730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