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分型:1、按病理形态分类可分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2、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1)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丙型、丁型肝炎可以发展成肝硬化。(2)酒精性肝硬化: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则少见。(3)代谢性肝硬化: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4)胆汁性肝硬化:肝脏瘀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均可使肝内长期瘀血、缺氧,而导致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消失,网状支架塌陷和星芒状纤维化,称瘀血性肝硬化。(5)中毒性肝硬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酊、甲基多巴、四环素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6)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营养失调与肝硬化的关系尚未明确。动物实验证明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E和抗脂肝因子(主要是胆碱)等,能引起脂肪肝,肝细胞坏死,直至肝硬化。(7)不明原因性肝硬化:所谓隐原性肝硬化不是一种特殊的类型,而是由于病史不详,组织病理辨认困难等原因未能查出病因。其中部分病例可能与隐匿性无黄疸型肝炎有关。
中医分型(辨证分型):因肝硬化属于中医的胁痛、积聚、黄疸的范畴,根据病因病机,症状分为:1、肝气郁结型,是由情志损伤,暴怒伤肝引起的。2、淤血阻滞型,是由气郁日久,血流不畅,淤血停着引起的。3、肝胆湿热型,是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热中阻,气郁化火引起的。4、肝阴不足型,是由久病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引起的。综上所述,结合我院多年专科特色,以舒肝理气、化瘀散结、清热利湿、养阴柔肝为治疗原则。
采用院内制剂:夕汉胶囊(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类型肝炎、肝硬化,肝脾增大或肝萎缩等症)、茵陈清肝利胆颗粒(清热利湿、解毒化瘀,用于温热内蕴所至的黄疸、腹胀、胁痛、食少、乏力、小便黄等症)、蚂蚁熊胆丸(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修复肝脏,用于肝胆瘀热,肝气不疏而致的腹胀、胁痛、腰酸背痛、口干眼涩、全身无力等症)。中药汤剂与中成药联合用药,效果甚佳。
治疗肝病,我们更专业!医院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