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外一科病区因“腹痛,发热”收治一位70岁男性晚期肿瘤病人。
该患者年因直肠癌行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T4N1M0)+回肠造口。术后一年发现肝脏占位性结节,考虑肝转移性肿瘤,行介入化疗,并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本次入院检查提示肝左右叶实性结节,右叶结节侵及胆囊,并见结肠肝曲占位。考虑结肠穿孔可能,予积极抗感染治疗,腹痛缓解,病情好转。再次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复查MRI提示肝左叶肿瘤消失,右叶肿瘤无好转。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肝曲不规则隆起肿块,占肠周1╱2多。活检病理见腺癌细胞。针对此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外一科和放射介入科等进行了详细的多学科讨论。
激烈讨论放射介入科:患者直肠癌术后,发现肝脏多发占位,考虑转移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直径不大于3厘米的肝肿瘤行射频消融术可以取得治愈性根治效果。该患者先后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肝左叶肿块不强化,提示消融术后失活。但肝右叶肿块仍不均匀强化,有增大趋势,且肝右叶肿块与胆囊底部融合,如果再次消融,近胆囊底部肿瘤无法消融,因为容易发生胆囊穿孔,则肿瘤势必残留。所以单纯消融已经解决不了患者肿瘤病灶了。是否外科进行胆囊及结肠肿瘤,术中再对肝脏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外一科:该患者诊断明确,肝右叶占位侵及胆囊,结肠肝曲癌,直肠癌术后。结合患者多次腹部CT及MRI检查,肝左叶的实性结节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已灭活,但肝右后叶实性结节约7×5cm,随增强而不均匀强化明显,且侵及胆囊底部,并与结肠肝曲融合成团,其间无明显间隙。肿瘤与肾周间隙、十二指肠、胆囊三角、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动脉、门静脉等器官结构无侵犯,有明显间隙。该病人已属晚期肿瘤患者。患者肿瘤累及3个器官,却无其他散在转移灶。从既往观点来看,肿瘤一旦发生远处脏器的转移,则无手术指征。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只要肝内转移灶在3-4个之内,且局限,行结直肠肿瘤切除并一期行肝肿瘤切除,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该患者肝右叶肿块、胆囊及结肠肝曲肿块融合成团,从CT及MRI来看,肿块局部还是比较局限,与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存在间隙,还是存在整块切除的可能,进行肝肿瘤、胆囊、结肠肝曲联合切除。肿瘤病灶切除后,对于局部肝脏可能残存病灶再在术中超声的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消除肿瘤的效果应该更为有效。当然,病人系再次手术,且4月前发生腹腔感染,腹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手术操作难度比较大,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经过多位专家认真而详尽的术前准备,并取得患者家属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后,于3月3日该患者在全麻下行手术,在术中探查发现肝右后叶肿块7×5cm,侵及胆囊底部,且与结肠肝曲肿块融合成团。与术前放射读片一致。经仔细逐步分离解剖,顺利完成肝右叶肿块、胆囊、结肠肝曲肿块联合切除,升结肠与横结肠吻合术。术后再在术中超声的探查引导下,对肝脏断面可疑残存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术。该例手术的顺利完成,填补了我院外科复杂肝脏肿瘤手术的空白,也是第一例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手术。这是我院外科、放射介入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共赢的成果,也是各位医生不断开拓进取,为消除病人病痛不懈努力的结果,也为肿瘤患者争取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外一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