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肝硬化CT表现

时间:2019-1-10 11:08:14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肝硬化(cirrhosis)发病过程缓慢,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肝细胞出现弥漫性变性、坏死,进一步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最终肝小叶结构和循环途径被改变,致使肝变形、变硬,同时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

肝硬化临床上病因:常为肝炎和酗酒。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消化不良,消瘦5、乏力、贫血、黄疸、低烧等。合并门脉高压则可出现腹壁静脉怒张、脾大、腹水。如合并门脉主干或分支血栓形成,则门静脉周围出现大量迂曲增粗的侧支循环静脉,形成所谓的门静脉海绵样变。

病理学:按病变镜下形态不同分为小结节型,相当于门静脉性肝硬化,再生结节大小1cm;大结节型,相当于坏死后性肝硬化,再生结节大小约1-3cm,增生的纤维粗大,间隔不规则,肝明显变形;混合型,多为坏死后性肝硬化,大小结节共同存在。

图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CT示肝硬化伴腹水,左叶及尾状叶明显萎缩,肝脏边缘不规整。

CT扫描可反应肝硬化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包括:

1.肝脏大小的改变:早期肝硬化可能表现增大,CT检查没有特异性。中晚期肝硬化可出现肝叶增大和萎缩,也可表现出全肝萎缩。更多表现为尾状叶,左外叶增大,右叶,左内叶萎缩,部分也可表现右叶增大合并左叶萎缩或尾叶萎缩,结果出现肝各叶大小比例失调,如尾/右叶横径比0.65.

2.肝脏形态轮廓的改变:因结节再生和纤维化收缩,肝边缘呈凹凸不平。部分肝段正常形态消失,如方叶由菱形变为圆钝,右叶下段正常内凹的前后缘变为膨隆等。

3.肝脏密度的改变:脂肪变性、纤维化可引起肝弥漫性或不均匀的密度减低。较大而多发的再生结节可表现为散在的略高密度结节。

4肝裂增宽:纤维组织增生,肝叶萎缩,致肝裂和肝门增宽,胆囊也可因此出现外移。

5.继发性改变:1.脾大,脾脏外缘超过五个肋单位,或脾下缘低于肋下缘。2.门静脉扩张,侧支循环形成,脾门、胃底、食管下段及腰旁静脉血管增粗迂曲。如出现海绵样变,在肝门的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周围出现大量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丛。3.腹水。

图示:脾脏增大,脾脏下缘低于肝下缘。

MRI:在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改变和脾大、门脉高压声像方面和CT相同。肝硬化变细的血管和炎性纤维组织表现为肝实质内结构紊乱,并可见高信号的细小网格结构,T2WI上比较明显。肝硬化结节一把死拿T1WI表现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信号均匀,无包膜,对比增强无明显强化。应用超顺磁氧化铁(SPIO)进行对比强化,硬化结节因含有KUPFFER细胞,SPIO被吞噬,T2WI上表现信号进一步减低。

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肝硬化可能只表现肝大,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中晚期肝硬化出现典型的肝脏大小、形态、轮廓及密度和信号异常以及脾大、门静脉高压改变的征象,CT、MRI均易于做出诊断。30%-50%的肝硬化合并肝癌,诊断中必须提高警惕。再生结节有时需与肝癌鉴别,螺旋CT多期扫描时再生结节没有明显对比增强,MRI检查T2WI呈低信号等可资鉴别。

赞赏

长按







































复方生发酊
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tjyy/894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