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在丙型肝炎患者中与肝硬化、肝癌发病率降低的相关性具有剂量依赖性:ERCHIVES研究结果王扬译;段钟平审校
(SimonTG,etal;Atorvastatinandfluvastatinareassociatedwithdose-dependentreductionsincirrhosi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amongpatientswithhepatitisCvirus:ResultsfromERCHIVES.Hepatology.;64(3):47-57)
在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延迟肝脏纤维化进展和较低的肝细胞肝癌(HCC)发生风险相关。对于这类患者,最有效的他汀类药物类型和药物剂量因数据有限而尚未确定。我们尝试确定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类型和剂量对HCV患者肝脏纤维化进展和HCC发病率的影响。使用HCV感染退伍军人的电子检索队列(ERCHIVES)数据库,我们确定从年到年起始抗HCV治疗的所有患者,以及所有新发肝硬化与HCC病例。他汀类药物用量使用累计限定日剂量(cDDD)测定。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验证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肝硬化和HCC发生之间的关系。其中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例进展为肝硬化,例发生HCC。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与44%的肝硬化进展下降相关[校正后的危险比(HR)为0.6;95%置信区间(CI):0.53,0.68]。他汀类药物cDDD为28-89、89-80和80者纤维化进展校正后的HRs95%(CI)分别为0.74(0.59,0.93)、0.7(0.59,0.88)和0.6(0.53,0.68)。调整基线FIB-4评分和确立肝硬化预测因素后,阿托伐他汀(N=例)和氟伐他汀(N=34例)组FIB-4评分平均改变分别为-0.7和-0.3(P=0.04)。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同样与49%的HCC发生下降相关(调整后的HR:0.5;95%CI:0.36,0.72)。同样观察到类似的剂量-应答关系。结论:在慢性HCV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肝硬化和HCC发生下降以剂量依赖性方式相关。与其它他汀类药物相比,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与抗纤维化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丙型肝炎病毒(HCV)在全球范围内是慢性肝病(CL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并且是肝移植患者的主要病因。据估计,疾病进展20-30年,0%-25%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将进展为肝硬化,%-5%的CHC患者将进展为肝细胞肝癌(HCC)。尽管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仍然有不少合并肝纤维化和HCV临床并发症的患者,在病毒成功清除之后仍可能发生疾病进展。在这些患者中,降低与肝纤维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是极为重要的,包括肝硬化和HCC。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者他汀类药物,对循环中的血脂水平产生有益影响,常用于管理和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中风。最近,他汀类药物因其多重效应而得到了极大的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白癜风资深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