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动进入敏感期宽松货币政策料近期出台
多项经济、金融数据的不及预期再次引出"稳增长、宽货币"的呼声。继周一公布的3月出口数据意外大跌后,昨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社会融资范围增量数据亦显乏力。 3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量1.18万亿,同比少增近9000亿,显示表内外融资需求照旧疲弱。与此同时,受表外融资减少导致货币派生减少影响,3月末M2增速跳水至11.6,增速比2月末下落0.9个百分点。 海通证券研报就此认为,3月以来经济整体表现不愠不火,结合1~2月经济开局不佳的表现,一季度GDP回落已成定局。目前经济下行风险未消,仍需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稳增长猛招或近期出台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一样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预测,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逊于预期,预计GDP增长季调后季度环比放缓至5.3。 "稳增长成为短期内最重要的政策考量,预计将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出台。预计4月将会降准50个基点,随后6月会降息25个基点。"朱海斌称。 市场普遍有此预期还来自于高层释放的另一个重要信号。近期中财办主任刘鹤赴上海调研、李克强总理考察东北经济等一些列高层活动,亦在释放"顶住下行压力"的稳增长信号。 民生证券研究院实行院长管清友认为,4月是政策变动的敏感时点,一方面,一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出炉,中央会根据开局走势与全年目标的差距作出调解;另一方面,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将召开会议审议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部署。在政策思路上,预计和之前稳增长的措施类似,但力度将继续加大。 由此,市场一致认为,新的经济刺激猛招将在近期出台。 相应地,对货币政策来说,宽松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加码也是政策"工具箱"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根据上述朱海斌关于4月降准的观点,其认为支持4月降准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1是季节性的财政支付将暂时使流动性从银行系统收回;2是未来数周预计将进行的IPO将冻结部分流动性;3是政府宣布5月1日引进存款保险计划,可能会对银行利润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可减轻此负面影响。 实际有效汇率过强 阻碍经济企稳 除上述缘由外,另一个支持继续放宽货币政策的缘由不容忽视。近期,包括管清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等在内的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太高,已影响到经济企稳,尤其是对出口贸易构成直接阻碍作用,而14白癜风的症状及医治日公布的3月出口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验证。 管清友就认为,出口大幅下行的外部缘由是发达国家经济疲弱,内部缘由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太强。全球贸易总额裹足不前,各国开启放水比赛通过货币贬值抢占出口份额,比如欧盟是我国最大贸易火伴,但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实在太强,欧洲经济复苏的条件也是通过货币贬值抢占出口份额。 "对人民币而言,实际有效汇率太强,货币政策应指向宽松来减缓汇率端的压力。整体来看,实体经济企稳需要宽财政和宽货币并举,利率未来还是以下行趋势为主。"管清友称。 鲁政委则向证券时报称,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当下的强势人民币,已伤害了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腐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基,有效汇率高估造成经济低迷,迫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不延续保持扩大。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整体而言,稳增长力度和频率或大于2014年一季度末,货币政策可从适应性宽松走向更加主动的宽松,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如适时适度降息、降准,进一步加大PSL等定向工具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