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体检常见的肝局灶性病变

时间:2017-6-10 21:06:55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为主要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元、分泌胆汁、合成蛋白质等作用。人们通常把自己的小孩称作是“心肝宝贝”,这也足以说明肝脏的重要性。

肝脏的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超声检查除了评估肝脏大小、形态外,主要用于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肝脏局灶性病变是指肝脏局部发生的一些病变,按病变内部的物理性质可分为囊性、实质性和囊-实混合性;按病变的病理性质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又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超声检查常见的局灶性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均为良性病变。定期超声检查有助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局灶性囊性病变,有先天性和后天性肝囊肿之分,前者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所造成;后者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内管道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超声检查见到的肝囊肿大多为后天性,所以有可能在早年的体检并未发现肝囊肿,而后的体检发现了囊肿,或原有的囊肿变大了,囊肿的个数比以前增多了。肝囊肿的超声表现非常有特征性,通过B超检查即可获得既明确又可靠的诊断,一般无需再做其他检查。肝囊肿不会发生癌变,对正常生活、工作、运动没有影响,也没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在肝囊肿过大时,才有可能压迫肝脏本身或周围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或需要就医。

肝囊肿超声表现:圆形的局灶性囊性病变,囊壁光滑,内部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局灶性实质性病变,也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肝血管瘤实质上是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血管团,在儿时就已存在,随着人体发育而逐步长大,成年后几乎不再生长或生长极为缓慢,故超声复查时肝血管瘤的体积一般无明显变化。大部分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为局灶性高回声病变,很有特征性,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少数血管瘤超声表现为局灶性等回声和低回声病变,需要和其它病变区别。无症状的肝血管瘤一般无需治疗,但对于体检首次发现的血管瘤疑似病变,应加做肝癌的血液标志物AFP的检测,对AFP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查。体积较小、靠近膈肌的肝血管瘤在超声检查容易遗漏,常在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时发现。

肝血管瘤超声表现:肝脏局灶性实性病变,

边界清晰,内部呈高回声,有网格样

结构,周边无声晕

          

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是一种良性的肝脏局灶性实质性病变,发病率仅次于肝血管瘤。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生长较缓慢,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因其超声表现缺乏特征性,初次发现时常难以与原发性肝癌区分,应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并检测肝癌的血液标志物AFP,只有在AFP阴性时才考虑此病变的可能。对于疑似的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密切观察、随访,如发现病变生长较快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或治疗。

肝局灶性增生性结节超声表现:肝脏局灶性

实质性病灶,边界不清,内部低

回声,有血流信号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与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密切相关,故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应增加超声检查和检测肝癌的血液标志物AFP的频次。早期肝癌可表现为肝脏的局灶性实质病变,其生长速度较快,瘤体的倍增时间为3个月左右,所以筛查肝癌的检查最好是每半年进行一次。对于超声复查发现生长速度较快的肝脏局灶性实质性病变,即使AFP检测结果为阴性,也应考虑肝脏恶性肿瘤的可能,应及时就医。超声检查是最方便的无创性的能够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查手段之一,广泛用于肝癌的高危人群的筛查,包括慢性肝病史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酗酒者,重度脂肪肝的病人,肝癌高发区人群等。

早期肝癌超声表现:肝脏局灶性实质性病灶,边界不清,内部中-低回声,有血流信号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zyzz/638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