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病例回顾
第3期腹部病例
第3期腹部病例解析
第4期腹部病例
第4期腹部病例解析
第5期腹部病例挑战
第6期腹部病例解析双侧肾上腺淋巴瘤
第7期腹部病例挑战
第7期腹部病例解析多房性囊性肾癌
第8期腹部病例挑战
第8期腹部病例挑战肝腺瘤
简要病史男46岁,体检B超发现肝内异常回声,无任何临床症状。
截止年7月18日投票结果
影像实战邀你挑战最后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例解析:
本期投票结果:43%的用户选择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5%的用户选择肝腺瘤,16%选择肝血管瘤,10%选择肝细胞癌,3%选择胆管细胞癌,根据以上投票结果说明大部分人对肝局灶性增生还是不太了解,下面来看一下详细解析。
本例肝左叶局灶性结节增生CT多期增强扫描CT表现是平扫病变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本例较小的中央疤痕组织平扫则不能显示。动脉期病灶除中央疤痕组织的低密度区外呈全瘤均匀性强化,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肝且接近于同层主动脉的密度,边缘光滑或轻度分叶。一些平扫不能显示的较小的中央纤维疤痕组织因周围组织强化,此时可以清楚显示。病灶的中央部可见有增粗扭曲的动脉影,代表病灶的供血动脉。门静脉期病灶的强化密度下降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中央的疤痕组织仍为低密度,病灶边缘部可见有增粗的血管影,代表病灶的引流静脉。延时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中央疤痕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一般延长10min~15min后扫描,则明显强化而呈高密度。
鉴别诊断:
(1)肝细胞癌:肝癌动脉期强化密度高于肝也可接近主动脉密度,但门静脉期则迅速下降低于肝,而局灶性结节增生在门脉期往往等于或稍高于肝,二者不同。
(2)肝血管瘤:不在少数肝血管瘤亦可在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而且密度同样接近主动脉,延迟期为标准的等密度。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动脉期显著强化的血管瘤在静脉期往往保持高密度,于同层主动脉强化曲线一致,不会在静脉期降至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一样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与同层主动脉密度差别过大。
(3)肝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动脉期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肝腺瘤强化程度。
感谢丁心余老师指导
更多详细专题,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