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艾灸哪些穴位,乳腺疾病怎么艾灸

时间:2018-6-29 17:43:25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此病最初的表现症状是常感乳房分外肿胀,并隐隐作痛,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

乳腺增生的中医分型:

1.肝郁气滞:乳房肿块和疼痛随喜怒消长。伴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心烦、口苦、喜叹息、经行不畅。苔薄黄。

  2.痰湿阻络:乳房肿块坚实,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重身重,苔腻。

  3.冲任失调: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和疼痛在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色淡量少。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此病最初的表现症状是常感乳房分外肿胀,并隐隐作痛,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

乳腺增生症状

1、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它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完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本病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多在25-45岁。

  3、肿块常为多发性,可见于一侧,也可见于双侧,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

  4、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有囊性感,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之间无粘连并可推动。

  5、腋窝,肩背部偶有酸胀感,但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6、乳房疼痛与情绪和劳累程度有关。

  7、偶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可为黄色,黄绿色或为无色浆液性。

  用艾灸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可以通过取下面的穴位,每次取3~4穴,每穴艾灸时间15-20分钟,达到疏肝健脾,活血化痰,散结的作用。

艾灸取穴

灸乳根穴

  :乳根穴位于乳房下缘,第5.6肋骨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从乳头向下约1.5寸(2横指宽)处就是乳根穴。

  :燥化脾湿。

  灸阿是穴

  :在病变局部找到的痛点,即压痛点,或在增长肿块上取两个穴。

  :缓解疼痛。

  灸膻中穴

  :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

灸肩井穴

  :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左右各一。

  《百症赋》云:“肩井乳痛而极效。”女患有乳腺增生病时在该穴处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且与此处施灸后诸多相应症状可随之减轻,证明肩井穴具有舒导肝胆郁结之气的作用。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灸肝俞穴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灸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顺着膝盖往外下方约大拇指横宽的地方,会摸到一个圆骨突起的地方,在它的前下方有一个凹陷处就是阳陵泉穴。

  :行气解郁。

灸三阴交穴

  :此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调理气血

  “扶正、祛毒、化瘤”是艾灸的具体治疗之道。艾灸直接地作用于乳房增生细胞和乳腺肿瘤细胞进行软化消散,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生活提示:

  1,首先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

  2,应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有减少雌激素过量可能,故宜清淡饮食。

  3,宜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

 4,积极治疗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子宫及卵巢炎症;避免人工流产,保持性生活和谐。

  5,对于有乳房胀痛肿块者,宜经医生检查,并学会自我乳房检查法,进行自我保健。

  6,对于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医院检查,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想网络课堂系统学习艾灸技术的朋友速加QQ群,40节艾灸课,前面有试听课,尽快进群







































关爱白癜风儿童
甲氧沙林搽剂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zyzz/844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