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XX瘤,我这是得癌症了么

时间:2018-12-8 18:12:59 来源:肝增生性结节

一个病例

acase」

45岁的郑州市高级白领张先生,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做了肛门指检,发现直肠处有一肿块,推荐其到腔镜中心做直肠镜进一步确诊。张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做了直肠镜检查,肠镜下发现直肠部位长了2.5*2.0cm大小的扁平息肉,切除部分息肉后,送病理科检查,次日病理结果诊断为“直肠腺瘤"。

直肠腺瘤严重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看到“瘤”字,张先生一家乱了阵脚。然而医生平静地安慰他,不必紧张,说“直肠腺瘤”只是一种癌前病变,早期切除可以阻断其发展为直肠癌。

张先生这才松了一口气,经过多方评估会诊,并与医生深入沟通后,张先生接受了一种叫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一种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小手术,医生利用这种技术为他进行了完整息肉切除。术后第二天,张先生即可进食,术后第三天张先生高高兴兴地出院了,1年后复查肠镜,一切恢复良好。

那么,这位张先生所患的“直肠腺瘤”,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医生面对“直肠腺瘤”,如此平静?医生所说的“癌前病变”与真正的癌症又有何关系?

一个重要的概念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

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是指有可能转变为癌症,但不一定转变为癌症的疾病。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病因继续存在,久治不愈,一部分可转变为癌症。

并不是所有的“瘤“都是癌症。无论是癌前疾病还是癌前病变,其本质特点就是本身不是真正的癌症,但是有可能转变为真正的癌症。通俗地讲,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属于“癌症嫌疑犯”。事实上,和一个国家的防御系统类似,我们的身体也有完善的免疫系统,在受到一些有害因素侵袭时,或遇到“肿瘤君”等一些重大疾病来袭之前,身体通常会提前给我们发出“预警”信息。如果能够及时把握住这种信息,就有可能斩断癌变链条,使“肿瘤君”及时“回头是岸”,实现早诊早治,对肿瘤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加重视,也可能像关羽“大意失荆州”一样,随时被“肿瘤君”俘虏。

常见的“癌症嫌疑犯”

那么,哪些“预警”信号是身体在告诉我们“肿瘤君”要来了呢?

中国抗癌协会给出以下参考:

(1)粘膜白斑病:

常发生在口腔、食管、子宫颈和外阴等处粘膜,是一种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的表现,时间长了可能转变为鳞癌(“肿瘤君”组织学分类的一种常见类型)。

(2)子宫颈的非典型增生:

即增生的细胞有形态变化,但变化的程度比癌轻,还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年之前常称之为“子宫颈糜烂”(目前该名称在专业教科书上已经取消),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子宫颈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少数病例可经重度不典型增生而转变为宫颈癌。

(3)乳腺囊性增生症等乳腺疾病:

乳腺囊性增生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增生的乳腺组织呈片状增厚。此外,乳腺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纤维腺瘤等病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部分也可转变为恶性病变。

(4)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

胃炎种类很多,民间曾有“十人九胃炎”之说,其中有一种胃炎,胃粘膜呈萎缩样改变,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易恶变。胃溃疡也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虽可恶变为癌,但癌变率低。与胃溃疡不同,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

(5)大肠腺瘤与腺瘤病:

多发性的腺瘤或大的腺瘤癌变率高。还有一种家族性大肠腺瘤病,属于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几乎%要发展为癌。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先生,就属于直肠腺瘤,他能够及早发现异常,医院进行早期专科诊治,及时阻断了癌变链条,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

(6)慢性乙丙型肝炎所致的结节性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肝癌,这是一条典型的肝癌形成链条。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丙肝后肝癌不同,中国的肝癌大多为乙肝后肝癌,而且78%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伴有肝脏疾病(乙肝和肝硬化为主)。

(7)皮肤慢性溃疡或烧伤疤痕也可能癌变:

皮肤经久不愈的皮肤慢性溃疡和瘘管,特别是小腿的慢性溃疡,由于长期的慢性刺激,表皮鳞状上皮增生,有的也可发生癌变。此外,发生在易受摩擦和易受刺激部位的黑痣,也可能癌变。

(8)其它疾病:

食管粘膜上皮增生、胃息肉、膀胱粘膜上皮增生及化生、鼻咽部柱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胆囊炎伴有的胆囊上皮不典型增生、华支睾吸虫所致的小胆管上皮增生伴异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阴茎乳头状瘤等,都可视为癌前病变。针对上述疾病和病变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

幸与不幸,几个好消息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夸大癌前病变的危害。

首先,上述“癌前病变”并非“癌性病变”,只是如果长期不予治疗,有可能转变为癌。

其次,癌前病变并不一定都转变为癌,如慢性乙肝患者,真正转变为肝癌的还是少数。

这一方面说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对癌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发现癌前病变也不必惊慌失措。万一我们生活中发现了以上的“癌前疾病/病变”,也不用惊慌失措,更不必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而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癌前病变需要手术的,要积极手术;需要定期复查的,一定要按时复查。不要想得过多、甚至夜不能寐,否则长期沉重的心理压力,也会成为癌细胞的“激化剂”,使你真的患上癌。

提出“癌前病变”的概念,是要唤起人们对癌症的高度警惕,并及早加以防范,斩断癌变链条,实现早诊早治。年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的20-30年内会持续增长,尤其是城市人群。该组织还明确提出,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策略,是公认的癌症防控最有效途径。

不幸的是,五大类癌症(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是我国城市老百姓高发的前五位癌症,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60%以上。幸运的是,其中的消化道癌起源于胃肠壁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许多病变长期处于癌前状态,这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干预去治疗。更为幸运的是,年,在国家卫计委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拟在全国7个大区的14个省份,开展针对城市高发五大类癌症开展癌症筛查工作。今年开展以来,已发现许多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比如消化道内镜筛查中,每例普查人群中可发现约2例食管、胃的早期癌或癌前病变,20余例结直肠腺瘤。

斩断癌变链条,实现早诊早治!

作者

肿瘤专家陈小兵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转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
氮芥酒精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mm.com/zyzz/883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