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卧床可以帮助肝炎患者转氨酶下降,这着实让孤陋寡闻的我吃了一惊!原来“人卧血归于肝”这句话的分量有这么重!学医的快乐就是能够帮助别人。快让你身边的患者、朋友、家人多多“卧床休息”吧!
___________________
卧床,不仅仅是休息
“卧床休息”,这是医生对病人经常说的一句话。
从造字意义上讲,“卧”,古文为“臥”,“休也”(《说文解字》)。古人认为,没有卧床,不能称休息。不过现代人有不同的理解,如周末去爬山,假日去钓鱼,甚至不上班,在家做家务也都称为“休息”,这就是为啥医生要在“休息”之前,加上“卧床”的道理。
其实,“卧床”除了是休息的最佳方式之外,还有一般人尚不重视的养生功能。
卧床,让肝病早日康复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
趁国庆长假,小张随同事自驾游到了云南的香格里拉,白天赶路,夜里打牌,一路欢声笑语,虽是辛苦,却也快乐。但乐极生悲,回家后自觉上腹不适。经查,是肝炎发作,医院,天天打吊针,这令他叫苦连天。不过,过了仅2周,症状就好多了,一查肝功,正常啦,体重还增加了三公斤。
同他一起游玩的小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刚回来时小周的肝功能仅有轻度异常,只是感到周身没劲,虽然也休了病假,但半个月来玩得倒挺痛快,白天走街窜巷,晚上上网看小说,有时还到邻居家打牌,结果转氨酶升到了多,还出现了黄疸。而小张住院,每天输液的几个小时,连小便都是在床上解决,其“卧床”真正达到了“绝对”的要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肝功能恢复有如此之快。
“卧床”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有!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上有一句名言,“卧,则血归于肝。”说的是人体在躺卧时血液较多地流向肝脏。科学家经试验研究也证实,躺下时回流肝脏的血液,要比站立时多40%,特别是右侧卧更明显。血液中有大量酶、抗体和白细胞,可以参与肝脏的各种生化反应,帮助人体清除病毒,消灭病菌,同时也帮助已经受损的肝细胞修复。
因此,小张与小周都是“休息”,一是按古代意义的“真”休息,另一个是按照现代意义的“假”休息,其结果迥异,这难道不是“卧床”的特殊功效吗?
此外,我们还发现,大多数肝脏病患者,早晨的临床症状较之傍晚轻松些,这种现象,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有类似描述,即“肝病者,平旦慧”,这也应归功于一夜之“卧床”。
卧床让头脑思维敏捷
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当闭上双眼,躺在床上,构思好了一篇文稿,一旦起床,本来条理清晰的“腹稿”,就变得支离破碎了。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很多人有把睡卧中所想到的,而且是白天不易捕捉到的灵感赶快记录下来的习惯,即使是鲁迅、巴金那样的大作家,也常常有躺在床上构思的经历。
医学研究证实,卧床,放低了头部的位置,相对坐位时,大脑的供血充足得多,氧供不缺,脑细胞在处理信息时更为敏锐,加上卧床时全身肌肉比较放松,又不受声、光的干扰,大脑的思维、联想功能以及清晰度都要好得多。
科学家还发现,去甲肾上腺素是在压力下肾上腺髓质产生的激素,站立时产生得更多,能干扰脑细胞的活动,降低人们叙述和推理时的注意力;躺着者能降低这种激素的浓度,有助于更清醒地思考问题。因此,当你思考某个问题时,如果久不开窍,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不妨躺一会儿,也许真的会给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经过一段熟睡的大脑,功能得到恢复,能量也得到补充,其工作效率还会更高,思维还会更加敏捷!
卧床让“正气”重振旗鼓
“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中医的一句经典名言,认为正气强盛则病邪不会侵害人体,不生病;如果病了,“正气”恢复之期,也是疾病向愈之时。怎样才能保证正气强健有力呢?
有一个山区县城,有两个幼儿园,相距不远,同时有几十个小孩患了流感,但症状都不大重,有的仅低烧。两个幼儿园都服用抗病毒治感冒的中药大锅汤,而不同的是,甲幼儿园还采取了推迟早上上学,延长午睡时间的方法,让小孩有更多的时间睡觉,而乙幼儿园照常作息。五天后,甲幼儿园的患儿都获痊愈,而乙幼儿园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痊愈,而且还有几个患儿高烧住院了。这说明,多一些卧床,对扶助正气,确有好处。
除感冒以外,不少疾病,如肝硬化、肾炎、各种出血性患者、骨质疏松症、先兆流产等,都需要卧床休息,甚至对晕厥、中风、低血压、低血糖及许多急性病人,都需要平卧仰头等救护措施。
卧床让爱情永葆青春
近年来的离婚率很高,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看来如何保持初恋时的青春火热,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打是心痛骂是爱”道出了夫妻间特有的沟通形势。据有关方面统计,婚后第七年,是第一个感情多变年。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婚变危机呢?其中最重要的是“远香近臭”心理在作怪。夫妻间离得太近了,难免会有纠纷产生,有纠纷不怕,怕的是有解不开的纠纷,那就危险了。
据某市妇联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化解夫妻间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站着少说,躺着说。”把最敏感的问题,带到床上去讨论,往往能达到“消防灭火”的作用。你想想,“枕头风”能吹成“龙卷风”吗?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两口子吵架“床下争斗床上和”的道理,也是“卧床”实现家庭和睦的一种奇方妙法,不信你试试。
红枣加它泡水喝,不光补肝血,还扩张血管!春天喝最好~春天来了,万物更新,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啊,但是身边的朋友经常在春天抽筋,这其实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筋,肝血少了,自然养不了筋。
肝血不足会怎样呢?
肝主藏血和调节血液、净化血液的功能。通常我们称肝为血库,人卧则血归于肝,人行则血运行全身,人体的血液是运行不息的,但肝内必须储存一定量的血液,以应人体在特殊的情况下的各种出血症。
●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可见面自无华、眩晕耳鸣、视力减退;
●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拘急屈伸不利,手足振颤,肌肉动,爪甲干枯薄脆;
●血不养神,肝不藏魂,故夜寐多梦;
●妇女肝血不足,冲任亏虚,见月经异常,治宜补养肝血。
春季补肝血,大枣是一宝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中医认为,枣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红枣水护肝早已不是新鲜事,有实验表明,每天给肝功能差的人喝红枣水,持续一周可以达到养护肝脏、促进肝脏解毒、排毒的效果。
中医学也认为,红枣水有补气养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将果肉丰富的红枣掰开,用温水泡发,这样维生素更利于肝脏吸收。
但今天教给大家的方法可没那么简单,吃大枣时如果加上一宝,不仅能养肝血,还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大枣+丹参:
养肝血、扩张血管
春天喝最好
丹参和红枣泡水喝就是丹参红枣茶,泡法如下:
丹参片五克左右,红枣四五颗,一起泡茶饮用。(红枣最好掰开后加入茶里)
丹参:心血管的保护神丹参,是我国传统中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对于其功效,《妇人明理论》曾记载:
“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当归,地黄;调血敛血,力胜芍药;逐瘀生新,性倍川芎,妇人诸病,不论台前产后,皆可常用。”
因此,也就有了“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
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2、对血管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
3、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1、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2、抑制过度增生,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红枣:补血保肝一、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大免疫学孙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红枣,黄耆,枸杞,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
二、养血安神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三、缓和药性红枣常被用於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
丹参和红枣都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经常饮用这样的茶不仅补益养血而且还能保护肝脏,最重要的是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只是喝的时候千万注意别过量,以免上火。
养肝脏、护血管,春天喝一杯丹参红枣茶好处多多,心动不如行动,趁着春天还没结束,快用它来保护好我们的肝脏,迎接一个健康的夏天吧!实用的方法别忘了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脾不好按左手,肝不好按右手经常按摩手部对应的人体反射区,是一个简便又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
如果胃不好,饭前半小时在左手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促进胃液、消化酶的分泌;饭后半小时,可稍加力再顺时针按36次,促进胃排空食物,使胃不受累。
脾的保养在左手,可触摸手心面紧靠大拇指指根的部位,力度为摩擦皮肤“似挨非挨”,顺时针摩擦64次。
肝的对应反射区与脾相同,不同的是反射区在右手,逆时针“似挨非挨”摩擦47下,眼睛不好的摩擦这个部位可以获得改善。
另外,经常擦手背,可使脊柱伸弯自如,颈椎活动更灵活。
“手部有个穴位70多个反射区,随时都能做手疗按摩。”季秦安介绍,开会、看电视、坐车、行走都可进行。如果记不清反射区,可全手都按摩。
穴位大全、穴位查询,视频取穴调全身,送给你!请收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