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肝炎是一种相对隐匿的疾病。肝脏的耐受力较强,多数患者发病初期几乎没有症状,偶有乏力、食欲不振的患者,往往也不会引起足够重视,等出现黄疸等明显症状、生活受到影响时才就医,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你对肝炎的了解有多少?在日常生活习惯中,养肝护肝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具体应该吃些什么、怎么吃呢?
常见四种肝炎知多少
南方医医院肝病科主任郑大勇教授介绍,病毒性肝炎中有4种相对常见,预防各有侧重。
1
甲型肝炎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比如进食受病毒沾染而未经煮熟的贝壳类食物。建议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品。
2
乙型肝炎
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这一举措让我国乙肝新发病例大大下降。另外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时可服用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肝脏营养,忌盲目用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3
丙型肝炎
丙肝的传播途径和危害均与乙肝相似。建议大家不要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穿刺和文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阳性孕妇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4
戊型肝炎
预防措施与甲肝相同,如保护水源、加强食品管理,改善卫生设施等。
爱护肝脏,必须注意定期常规体检,尽快发现问题。
40岁以上的男性、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长期服药、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每年至少1次肝脏专科体检。
此外,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检查,6个月做一次影像学检查(如B超、CT);3-6个月做一次病毒定量检查,防止肝炎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这些常见伤肝行为,你中了几个?
很多情况下,肝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然而伤肝的行为却又很常见。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给我们带来呵护肝脏的六点建议。
1
远离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位于肝脏“天敌”清单之首,它们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罪魁祸首”。目前科学家发现甲、乙、丙、丁、戊、庚等6种型号肝炎病毒,其中以乙、丙、庚等型号最为凶险。另外,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也会损害肝脏。
所以,平时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感染肝炎病毒;一旦感染,则需接受正规治疗,定期检查。
2
避免酒精伤害
人体90%以上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脏负责,长期过量饮酒会让肝脏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甚至演变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研究表明,35%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与大量饮酒有关。
3
避免滥用药物
据统计,目前有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伤,降脂降压降糖的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多。
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催眠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以及某些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等,应慎用。池晓玲特别提醒,长期用药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4
避免恶性情绪
中医认为,抑郁的人常肝气郁结,易怒者则会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这两类不良情绪都会伤肝。国外研究发现,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5
避免滥用食品添加剂
在我们生活中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大大增强了肝脏的负荷,造成肝细胞的损伤。池晓玲说,为了给肝脏减压,建议多吃应季瓜果疏菜,少吃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6
避免脂肪过量
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长此以往,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进而发展为脂肪肝。脂肪性肝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据统计,我国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大于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大于50%;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达60%。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不到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越来越多。
除了上述六点,“过度劳累或经常熬夜”也被认为是伤肝的常见行为。晚上11点以后是肝脏排毒、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期,过度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而平时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两者相加对肝脏的损害很大。
春季宜养肝,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至关重要。
护肝养肝要怎么吃?
肝脏离不开这7种营养——
1
脂肪
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以为脂肪是肝脏的大敌。
实际上,不管有没有脂肪肝,脂肪都是肝脏必不可缺的营养,少了它,肝脏就没法正常工作。
要养肝护肝,每天吃的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最好分别占20%,剩下的60%为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等。
肝脏需要脂肪,但不代表需要过多的脂肪,所以瘦肉、低脂牛奶、虾等低脂食物是首选。
2
蛋白质
蛋白质能修复肝脏。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摄取的优质蛋白应该多于90克,对于肝功能受到损害以及减弱的人来说,适当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更有利于肝脏恢复健康,防止它进一步受到伤害。
患有急性肝炎的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不能少于80克;患有肝硬化的病人则不能少于克。
3
糖
糖是保护肝脏的重要物质,每克葡萄糖能提供人体所需要能量的70%左右,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缺乏能量的状态,就会影响肝脏功能。
糖还能合成一种叫肝糖原的物质,储存在肝脏中,可以防止摄入体内的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除糖尿病患者外,普通人可以按体重计算每天自己应该吃多少糖,每公斤体重摄取1克糖。
糖类的主要来源有米饭、面食、白糖、蜂蜜、水果等。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
4
维生素A
维生素A可抗肝癌,阻止和抑制肝脏中癌细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组织恢复功能,还能帮助化疗病人降低癌症的复发率。
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的维生素A为:男性微克,女性微克,千万不要超过微克,以免损害肝脏。
每天食用一根胡萝卜、65克鸡肝、克金枪鱼罐头或一杯牛奶就可以满足。番茄、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鱼肝油及乳制品中也含有大量维生素A。
5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能加速物质代谢,还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进而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爱喝酒的人尤其要多补充点,B族维生素能增强肝脏对酒精的耐受性,从而起到护肝作用。已经患有肝病的人,每天的摄入量应该在10~30毫克之间,最高不能超过30毫克。
猪肉、黄豆、大米、香菇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但若想全部摄取比较困难,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补充剂。
6
维生素E
维生素E能起到阻止肝组织老化的作用,有研究称,维生素E将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武器。
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绿叶蔬菜中,都富含维生素E。健康人每天摄入12毫克维E即可,相当于2匙葵花油,杏仁、核桃、花生等坚果共30~50克。
值得提醒的是,发霉的坚果常会产生致癌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伤害极大,如果发现坚果霉变,务必要果断吐出来。
7
绿色食物
中医说:“青色入肝经”,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
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青苹果等。
8
mitoQ奶蓟草胶囊
插个小广告,也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分享吧。快时代的今天,生活和工作都愈加忙碌,应酬不断、熬夜不止,都在无形中加重了身体的负担,30岁的年龄却是40~50岁的身体,稍加熬夜,第二天便会疲惫不堪,脸色也是暗黄暗黄的。为了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也常备一些基本的膳食补充剂,比如维生素之类的,但是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身体恢复也很慢。直到有一次和朋友一起聊天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膳食补充剂也是需要升级的!!!
敲黑板,划重点了!!!原来我们人体的衰老是自由基积累的过程及结果,而大约有90%的活性氧自由基是来自于细胞线粒体这个能量加工厂内部。我估计很多人会口服营养品或者外用含有抗氧化剂的产品,但是传统的抗氧化剂是很难穿过线粒体双层膜的,所以抗氧化效果就很难说了。其次就是,像我们这些经常应酬的人,肝脏细胞负担是很大的,而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又很多,直接关系着肝脏细胞的代谢水平。因此,想要保持身体健康,恢复肝脏细胞线粒体健康是关键!
后面是朋友让我试试新西兰MitoQ护肝胶囊的,说这个里面的主要成分MitoQ分子就可以直达肝脏细胞线粒体内部,是2.0时代的膳食补充剂,效果很不错,于是我也准备入手先试一试。
我上网查了下资料,MitoQ分子是他们家的专利成分,也是全球首款直达线粒体的抗氧化剂,可以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牢牢吸附在线粒体内壁对抗自由基,从细胞开始,支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这个,我还查到MitoQ护肝胶囊里面含有专利奶蓟草、专利胆碱和硒元素,都是很好的养肝成分。奶蓟草是世界性的养肝植物,专利胆碱可以加速脂肪消耗,硒元素则可以帮助排解负担,实力支持我们的肝脏健康。
之后就果断入手了,这款mitoq护肝胶囊服用也很方便,我每天早上空腹吃两粒。刚开始吃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在意效果,但是渐渐地,身体的变化开始明显,身体疲惫感慢慢地减少了,前一天晚上应酬完第二天身体也不会像之前那么累,食欲也渐渐好了起来,最重要的是脸色没有以前那么黄了。一直坚持吃,现在感觉自己气色变好了不少,身体也轻松了很多,有的时候即便熬夜也能很快恢复。
坚持服用mitoq护肝胶囊,现在每一天都倍感轻松,准备继续回购中。职场人士必不可少,强烈推荐!
来源:广州日报、生命时报、其它网络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